三個壞習慣害了孩子的一生

教育 • 留學

(澳洲生活網訊)

1.父母說怎樣就怎樣,這樣的孩子是不是太缺乏主見了?

事例:

媽媽問東東去哪裡玩,給了很多選擇,等了半天,結果東東說:「你們決定吧,你們帶我去哪我就去哪。」學校老師也反映:上課回答問題,東東的答案本來是正確的,可是因為同學說了其他答案,他立刻就將自己原本的答案改錯了。

專家分析:

孩子缺乏「主見」,無論你怎麼啟發,孩子還是唯唯諾諾,你是不是覺得特別挫敗?兒童3—8歲這一階段非常重要,要著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自我學習的能力,否則,當家長事事都為孩子做出決定,而孩子也習慣了這種決定後,他將越來越喪失思維的獨立性,喪失主動思考的能力,這對孩子未來成長非常不利。

給家長的建議: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從小事做起,從幫媽媽拿拖鞋,到幫家裡買菜,慢慢來,多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些任務。

幫孩子增強自信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有意識的誇一誇,給孩子創造表現的機會和正面的期許,幫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足。

另外,爸媽要少一點強勢,多給孩子發表看法的空間。

 

image圖:網路

2.「我不知道,不關我的事!」孩子喜歡推卸責任是大問題

事例:

辰辰在家裡搗亂摔破了花瓶,被媽媽發現了,卻非說是昨天來家裡做客的小哥哥做的。

專家分析:

責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礎,是立足社會的根基,孩子不願意承擔責任,很大原因是為了避免責罰。

給家長的建議:

孩子的責任心不是突然出現的,是需要不斷培養的。

對於3—4歲的孩子,要用簡單準確的語言告訴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例如:「汽車要放回車庫哦」「畫筆和筆帽是好朋友,不要讓他們分開哦」。

對於5-6歲的孩子,不要用「你最好……」「你應該……」這種命令句型,而是用「我覺得……」「……好不好」這種尊重句型,來喚起孩子的責任意識。

孩子更大一點可以帶孩子參與家庭勞動和集體活動,鼓勵孩子參與公益活動等等,都有利於責任心的培養。

1_400_264圖:網路

3.孩子做事半途而廢、三分鐘熱度,缺乏專註力

事例:

蓉蓉每次看書總是看了幾頁就忍不住東張西望,注意力分散。媽媽想讓她上興趣班,她也總是上了幾天就吵著鬧著不愛去了。

專家分析:

專註力原本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自然具有的本能,為什麼會逐漸喪失呢?

主要原因有3個:

1.後天影響,家庭干擾,如父母祖父母的教育觀點不一致,會導致孩子認知混亂,專註力不足;

2.性格使然,性格跳脫、富有創造力的孩子專註力不如「乖」孩子;

3.父母教育的缺失,不是孩子缺乏耐心,而是父母經常打斷孩子的觀察,孩子的注意力還在前一件玩具上,你卻用另一件玩具去轉移他的注意力,久而久之,注意力不集中的習慣就養成了。

給家長的建議:

孩子小的時候,就要給孩子準備能夠引起他好奇心、探索精神的玩具,以此來鍛煉他集中注意力。父母們還可以用孩子的興趣和情緒來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對感興趣的事情,他的注意力肯定會提高。此外,為孩子打造一個不受干擾的環境也是很重要的。

來源:網文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