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應替子女扛起住房重擔

澳洲地產

(澳洲生活網訊)據Cartoon Network的《New Generations》調查顯示,許多澳洲父母都很擔心子女未來沒有能力買房、存不夠錢、無法支付大學學費、無法獨立成家等。

該調查訪問了1000位4~14歲的孩童和他們的父母,發現有70%的父母擔憂孩子未來實現不了偉大的澳洲夢。

Turner Asia Pacific電視公司(Cartoon Network為該公司頻道之一)副總裁Robi Stanton表示,「每周我們都在看拍賣清空率創下了如何如何的空前紀錄、有多少房屋賣出去了、市場房屋庫存不夠了等等這些新聞。」儘管利率降到歷史低點,但房價仍不斷攀升,也難怪父母會為孩子未來的買房能力感到擔憂。

以下探討幾種父母協助孩子買房的方式:

1.父母擔保孩子的貸款,將冒極大風險

許多澳洲父母為了幫助孩子買房,通常會當孩子貸款的擔保人,事實上,他們是冒著失去一切的風險。澳洲央行總裁Glenn Stevens曾說,由於住房支付能力危機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父母被迫得提供兒女財務援助。若是這麼做,那麼這些父母退休時,可能沒有養老金可用,無法過他們原本規劃的老年生活。

HomeStart Finance房貸公司執行長John Oliver表示,如果環境有所變化,且子女無法償還貸款,那麼作為擔保人,父母就必須去償還孩子的貸款,他們的資產就處於危險之中。這可能意味著借款機構會將父母的部份收入用來償還欠款。更糟的情況是,父母可能會失去現在所居住的房子。

不僅如此,父母的信用評價也會受到影響,往後他們要為自己申請貸款時就會很困難,甚至,他們想要貸款時,可能也無法用自己的房屋做為抵押。

新州消費者信貸法律中心的主任律師Katherine Lane說,在任何情況下,她都不會建議父母選擇這種方式幫助子女置業,因為這裡面存在著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

Lane說:「父母愛他們的孩子,希望幫助他們,並且認為一切事情都會自然解決。但他們不了解其中的風險。這裡最大的一個問題是,如果孩子無力償還貸款,銀行通常會要求擔保人將貸款一次清還清,而不是很多人想像的,先幫孩子償還一段時間的貸款,再還清全部貸款。在現實中,幾乎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這裡的風險就是,一旦發生這種情況,財務危機就會同時導致家庭危機。Lane強調,「我告訴人們不要用這種方式幫助孩子,因為在他們失去自己房子的同時,孩子們也失去了他們的房子。」

墨爾本消費者行動法律中心的政策主任Gerard Brody表示,為了降低擔保風險,政府在幾年前已著手修改消費者信貸法規,要求銀行和金融機構向客戶提供更透明詳細的信息,但很多人對風險的了解仍遠遠不夠。

Brody解釋說,按照政府要求,「銀行或貸款機構有義務向你提供詳細的手冊,闡述作為擔保人的權利和義務,同時要提供一份簽字合同。」不過,很多情況下,人們提出擔保貸款多少是來自家庭的壓力,因為很少會仔細思考。

2.減輕父母擔保貸款的金額

中心財富(Centric Wealth)金融機構貸款部的負責人Sheyne Walsh認為,對於希望助子女一臂之力的父母來說,擔保貸款是一種可以考慮的方案,但必須慎之又慎,嚴格控制。

Walsh建議的方案是將房貸分成兩個賬戶,這是很多銀行和金融機構都接受的做法。其中一個子賬戶的貸款額相對較大,只還利息,不以父母物業做擔保;而另一個子賬戶的貸款額相對較小,同時償還本金和利息,以父母物業作為擔保。這樣做的好處是第二個子賬戶的貸款將最先還清,因此能儘快地將父母從擔保義務中解脫出來。Walsh說:「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將父母擔保的貸款額控制在10萬左右,是比較好的方案。」

3.現金資助

如果父母有能力,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出資幫助孩子買房。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父母不會被任何債務約束。但弊端就是,一旦有了什麼問題,父母對出資和物業都不能有所作為。Walsh舉例說:「如果子女離婚,贈與的房產就成為婚姻期間的共有物業,雙方都有份。」

4.購買投資物業給孩子住

父母也可以購買一套投資房給孩子住,可以收租金,也可以不收。在收取租金的情況下,租金收入要納稅,但同時相關的利息和維修費用可以抵減收入。這種做法最大的好處就是保護父母的資產。

5.聯合貸款買房

這種方案可以利用父母自住房中屬於自有資產的部分作為抵押申請貸款,同時還可以和子女共同償還貸款。不過,這樣做也有風險,一旦孩子無力還付貸款,父母也要承擔還貸和清償義務。

6.儘早讓孩子養成儲蓄的習慣

BFG財經顧問公司總經理Suzanne Haddan認為,父母和子女應該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並告知子女花費不要超過收入,這一點很重要。若子女因買房困難而長住在家,那麼父母可以向子女收取一些租金。這樣可以讓子女有責任感,不能一直依賴父母。

父母也可以為子女投資,或及早替他們開戶頭儲存買房存款。還可以配合他們的儲蓄給他們支助,例如,孩子每存100元,父母也存100元給孩子。父母最好在孩子18或20歲時就跟他們交流儲蓄的重要性,以免當孩子27、8歲時到你跟前說,「爸媽,我需要存款協助」,你卻甚麼也幫不上。

Quantum Financial投資顧問公司理財規劃師Claire Mackay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協助應該是貸款,而非直接贈與。她常建議客戶,早點和子女溝通,建立共同付出(co-contribution)的基礎。如果沒有能力做到『共同付出』,那麼和孩子討論如何存錢、建立儲蓄習慣就非常重要了。

澳洲首次購房諮詢公司(FHBA)聯合創辦人Taj Singh表示,現今社會,儲蓄能力已趕不及房價上漲速度,因此父母從小就要教育子女正確的存款觀念。許多父母替青少年的孩子開設保護帳戶,每周存100元左右。及早為孩子儲蓄,不要等到日後一口氣提出一大筆錢給孩子,或者當他們的買房擔保人。

編譯:喬伊 蔚華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