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國人所不了解的「灰燼杯」澳英板球賽,究竟是個什麼東東?

板球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比較陌生的運動。且不說那繁瑣的擊球和計分規則,就是那連續五天一場、每天五個小時以上、連續五場的賽事,就讓人望而生畏了。這項運動在世界上流行的範圍特別小,基本上是「英王麾下」的幾個國家,除了英國,還有澳洲、紐西蘭、南非、印度等等。有意思的是,但凡有這個運動傳統的國家,都是風靡城鄉,老少婦孺趨之若騖。

2017年12月舉行隔年一度在澳洲進行的澳英「灰燼杯」(The Ashes)板球大賽,這是一個傳統的比賽,也是澳洲與英格蘭角力的焦點之一。灰燼杯名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82年,當時澳大利亞隊第一次在英國本土擊敗英格蘭隊。一份英國報紙宣稱英格蘭板球已死,應將其火化,灰燼帶到澳大利亞。這個笑話流傳甚廣,乃至英格蘭隨後前往澳大利亞比賽都被稱為「力爭再次奪回灰燼」。當時,一些墨爾本婦女向英格蘭隊隊長艾弗·布萊贈送了一個小骨灰瓮,據說裡面裝著一塊三柱門橫木或一隻板球的灰燼。自此以後,獲勝一方炫耀一個骨灰瓮的複製品便成為灰燼杯的傳統。

一百多年過去了,澳洲越戰越強,英格蘭贏少輸多,仍然鍥而不捨。2013年時,英格蘭以史上最佳戰績贏走了「灰燼杯」,讓澳洲人淚撒球場。澳洲人對「灰燼杯」看得很重,在下一輪憋著勁又贏了回來。

 

板球比賽確實是技巧和力量的完美結合,諾大的一個場子,到了大的賽事能有10萬觀眾,焦點就集中在場子中間的那個投球手和擊球手。投球手要在很短的助跑範圍內,爆發巨大的能量,投出高速度和高準確度的球,而擊球手則必須在分秒之間判斷球路,決定是否出手,出手擊不中則丟分甚至被淘汰。這可是千錘百鍊的技巧,在10萬人的吶喊呼叫的壓力之下,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力量的凝聚,非常不容易。當然,接球手也是很重要的,電視上經常播放的那種一把接住球的鏡頭是很難得的機會,幾個接球手分布在一個很大的廣場上,球到手邊的概率太低了。

每一屆「灰燼杯」要打五輪比賽,每輪五天,從悉尼到堪培拉、阿德萊德、珀斯和墨爾本,各大城市輪上一遍,所到之處球場爆滿、旅店爆滿、餐館爆滿、街上人影寥寥。我在珀斯的那天趕上第3場比賽,與我談話的人都心不在焉,隔一會兒就要問問分數。

2017年的這次大賽,目前五輪已經打完了兩輪,澳洲對英格蘭2:0領先,第三場將於明天(12月14日)開賽。以往常見的一種情況是,到第三場結束時,英格蘭隊就交出了「灰燼杯」,但是澳洲人全然沒有放鬆的意思,硬是要打英國一個5:0才肯罷休。

「灰燼杯」每年在英國和澳大利亞輪番舉辦,今年的特別之處在於,聖誕節後第二天也就是大名鼎鼎的Boxing Day,兩支球隊將在墨爾本板球場打第四場比賽,又是持續五天,然後去悉尼打最後一場。連澳洲前總理霍華德在接受電視採訪時都說,聖誕節他的樂事之一就是收看「灰燼杯」轉播。

 

2006年時,我有幸在珀斯飛回中國的途中在飛機上碰到了澳大利亞隊,坐在我旁邊的是球隊的新聞官,他得意的把玩著「灰燼杯」,還大方的讓我拍了照,咔咔~

就這樣一個小小的不起眼的杯子,能讓澳洲國民如此群情激動。不過比賽用的這個杯是複製品,當然也是一個有歷史的複製品骨董了,原件裝在玻璃罩子裡面,在取勝的國家巡展。

 

真沒想到,這個小小的獎盃就是令澳大利亞和英國板球隊每年為之狂熱的原因!

看完這篇文章,你是否對澳大利亞的體育文化更加了解了呢?

 

參考來源:十萬峰巒_543

圖片:網路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