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中國政府推動租賃住房 以遏止瘋狂的房價

澳洲地產

《澳洲金融評論》報道,中國領導人發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實驗,旨在遏止失控的房價。

 推動租賃物業

從2016年10月份起,推動 「租房」的住房模式,開發商、銀行、地方政府,甚至最大的證券交易所,開始進行一系列的配合活動。這是一攬子計劃的第一步,包括一項期待已久的物業稅。這個計劃將在未來數年內展開,以遏制全球最瘋狂的房地產市場之一——中國房地產市場。

在中國各地,大型租賃綜合體正在建造或正在規劃中,這些項目的資金也正在籌備中。這些變化可能會改變開發商的業務,動搖政府的收入,讓更多的中國公民成為終身租房者(像德國人一樣)。

5.jpg

從北京到上海的各城市政府,已經預留公共土地,只拍賣給開發租賃項目的物業公司。中國最大的銷售開發商碧桂園已經宣布,計劃在三年後提供100萬套房源。銀行也提供給開發商融資租賃項目的信貸額度,而上海證券交易所也鼓勵銀行提供以租金收入為主的投資產品。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的亞洲首席經濟學家Shen Jianguang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正處於巨大變革之際, 「出租物業的推動,表示一種新的模式正在出現。」

中國現在推出的解決方式,似乎是在資本主義狂潮(促使上海和北京房價高漲),以及共產主義 (強制住房由工作單位分配)之間,建立一個新的市場模式。

中國政府也正試圖改變一個普遍的觀點:投資房產是一個單向的賭注,任何一次短暫的下跌,隨之而來都是繁榮的市場。

6.jpg

 新模式面臨的挑戰

Shen Jianguang表示,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房屋租賃市場在很大程度上是欠發達的。其中一部分是對住房所有權的偏好。隨著現在被改變的「獨生子女」政策下出生的兒子爭奪新娘特別激烈,擁有住房成為許多女性評價未來丈夫的先決條件。

中國對租房者的法定權利也相對較少。房東可以任意終止租賃合同,幾乎可以使用任何的理由。大部分租房質量低下,部分單元房甚至缺乏自己的浴室和廚房。房主也享有更好的社會福利和當地公共服務。除了全國最大的城市外,購房者可以直接獲得當地的戶籍或戶口,但是從其他地區搬遷的租房者通常不會獲得當地戶口的資格。

即使新的政策可以幫助改變這種思維方式,挑戰還是相當多的。首先,中國領導人必須確保他們能夠控制市場,而不會重創房價。其次,他們還必須平衡其他潛在的驅動因素,指出需求放緩。還有,官員們需要放棄一個舊觀念:房價暴漲才能提振經濟。

1.jpg

根據東方證券公司的估計,在政府的支持下,到2030年中國租賃市場的規模擴大,可能年租金將達到4.2萬億元人民幣(6580億澳元),幾乎是2017年房屋銷售總額的一半。

一些房地產公司將租金收入證券化,將其納入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上海證券交易所批准了保利地產集團提供的此類產品,並呼籲開發商推出更多的此類產品。

中國建設銀行計劃為租賃住宅項目提供信貸額度。為了吸引租戶,這家國有銀行在深圳設計了一套罕見的「租金貸款」,以協助租戶支付租金。據財新雜誌報道,無需抵押物,公寓租戶便可以借到100萬元人民幣,貸款年限長達10年,貸款利率比抵押貸款便宜。

儘管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可能需要幾年時間才能使政策見效。Shen Jianguang表示:當中國幾年前開始反腐運動時,人們並沒有想到效果會如此顯著,但事實證明這是超乎想像的。

他表示,現在大多數人仍然相信房價不會下跌,投機活動持續猖獗。這是中國領導人需要遏制的地方。這也意味著:將會加重政策的執行力度。

 

來源:繁榮世界

圖片:網路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