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華人移民一代,和二、三代區別在哪裡?據說是蘋果肌…

澳洲事兒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疑問,在澳洲,同樣是華人,一代和二、三代移民或者在這邊生活時間太長的海外華人走在大街上,國人上去搭話問路,先得來一句「Can you speak Chinese?」

多說一句,小編由於長相問題曾經被用旁遮普語搭過話…

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解讀一下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

1.從小說英語

在街上我們能看見的華裔,雖然父母都是純純正正的中國人,但是往往被中國人一眼就去分開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即使這些華裔從小接受的就是英語教育,說的都是英語。

即使有學過中文,對於他們來說,也和我們學習英語是沒什麼區別的,都屬於「第二語言」。

英文的發音特點,是聲帶發聲,然後將這個聲音打在咽腔上,然後通過咽腔的控制來發出聲音。

所以說英語發音,主要的緊張部位是聲帶和舌根這一段後邊的肌肉,也就是——蘋果肌。

也就是說,說英文的時候,整個咽腔都是需要改變大小的,那一段肌肉時常被鍛煉,導致亞裔澳洲人的蘋果肌相對發達。

在英文的語音上,普遍都會有「喉音重」這一特點,因為說話時候用力點集中在聲帶的附近,而咽腔在整個發音的過程中是比較窄的,蘋果肌不會太受鍛煉,也就不是那麼發達。

但相反的,中文發音時候用以修飾音的肌肉是嘴最前面的那一環狀肌肉,而這一特點,北京話最為明顯,大家看葛大爺為大家演示一下:

所以,說中文長大的人這一圈肌肉更加發達,和說英語長大的人在外貌上就會有細微的差別,就在蘋果肌這塊。

另外多說一句,如果說剛來澳洲的你英文的發音不標準被吐槽,完全不是你自己的問題,沒有必要給自己添加心理負擔!

因為從小沒有鍛煉過咽腔發音,那塊肌肉本身就不發達,沒有掌握技巧之前,發音不規範是常事,多去鍛煉多去說,自然就會鍛煉好了!

2. 晒黑了好,不黑不好

即使是澳大利亞這樣一個移民國家,大部分還都是白人,之所以叫白人,是因為他們天生就是十分的白…

所以白,在澳洲圈子裡不是啥稀罕貨,而真正的稀罕貨,就是小編這種小麥色的膚色(事實上貼近於大麥茶色)!

而中國人屬於黃種人,小麥色都不是啥稀罕貨,這時候如果碰上個白皙透亮的,自然就認為這是漂亮的。

這裡也不是說白人認為小麥色就是高級人的膚色,有小麥色的膚色就能證明這個人不是天天辦公室上班的?沒有關係好嘛!

完全是因為一圈子白色中間有這麼一個暗色調,視覺審美上認為這就是高級的,好看的,從而就給了自己這麼一個心理暗示。

很多白人根本就曬不黑,反而能曬得通紅,而他們最愁的問題之一就是——皮膚癌。

皮膚癌和人體合成黑色素是一種保護機制,而白人這種能力偏弱,這也就是為什麼白人認為小麥色很健康的第二個原因。

而話說回來在這個圈子裡長大的亞裔,他們也就自然而然的接受了這個設定,但是身體上黑色素合成的能力還比較強,從而他們的皮膚就比中國人要深一些。

3. 穿衣打扮

在這一點上,我們澳大利亞可以說是走在了世界的末尾,一個字——土。

大街上滿都是這樣的打扮,大褲衩子小T恤,大趿拉板小墨鏡,這都屬於標配。

到了墨爾本的夏天,你們會看見上身羽絨服,下身小短褲的土B Plus搭配,不是因為別的,因為墨爾本的天就是這麼多變!

剛來澳洲的中國人還適應國內的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日子,這是夏天,早晨就穿美麗的一套夏裝出門,然後下午抖得和篩子一樣…

如果你夏天的街上碰上了一個一身秋裝,涼拖起手的;或者是穿著賊大膽的,他/她八成就是華裔,或者是澳洲生活很久的老司機。

4. 面部表情

這一點,我們用「笑」來舉例!

中國人講究笑不露齒,給你一個高興的眼神,自己去體會,笑而露齒或者笑得很誇張就會被當做表情包伺候,最有名的就是這位,雖然不是中國人。

可人家平時是長這個樣子的好么!!

而澳洲人沒這麼含蓄,也沒有經過這方面的教育,對於表達高興,他們往往更加直接。

而從小在澳洲長大的亞裔,也不會認為開懷大笑是什麼問題,也會笑的很直接。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