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雙關寫櫻花之美:半池瓊影,滿城笑靨,千里遙相會

Culture

更新於 :2023-03-22 10:57

話,如果說太白,會沒趣;詩,如果無內涵,會沒味。

但如何做到雅俗共賞,同時內涵深厚?千百年來,多少文人一直在探究、求索。

如果您對詩詞創作感興趣,或者剛剛入門,那麼筆者在此與您分享一點心得:一直貫穿傳統文化、可幫助詩詞創作者提升作品質量的智慧,主要是「一舉多得」的立體思維。

想必大家不難回想起,中國古典舞文用即是舞蹈,武用則為武術,一舞可兩用。 回顧歷史上的智者,都不會奔著一個牛角尖鑽,無論是辯論打仗還是賦詩著書,都有「欲前先後」、「欲揚先抑」或「欲抑先揚」的影子。 任何事物都無法孤立,所以若想創作出不俗的詩詞,要讓自己的思維培養得更全面化、立體化。

筆者身處巨人肩膀上,茫茫文海前,深知自己思猶狹隘,筆猶愚鈍,但也在嘗試運用已經領悟到的手法練習創作。這裡分享一個創作案例:假設在旅遊時看到櫻花美不勝收,想填一闋以詠櫻為題材的詞,可以怎樣寫。

這裡與諸君分享筆者填詞的思路:

〈青玉案·詠櫻〉

城眠街寂人酣睡,但邀月、照春水。寶鑒纁裳相看醉。滿霄星漢,萬家燈火,盡遜櫻花美。

今宵孤踽何足畏,他日香消亦無悔。暗守清芳休卻退。半池瓊影,滿城笑靨,千里遙相會。

日本
(圖:Adobe Stock)

 

寫詞與寫詩最大的不同之一是,詞可以發揮和表達的空間更大,畢竟是長短句,但用字仍需步步謹慎。青玉案這個詞牌篇幅精悍短小,所以不能像填滿江紅那樣大筆一揮,長篇抒臆。它在古代適合表達纏綿悱惻的感情,亦可表達仕途沉浮之傷感,因此既能描寫女子,也符合士大夫的訴求,整體上適宜抒發細膩的情感或淡淡的憂傷。比如李清照寫送別親人:「如今憔悴、但餘雙淚,一似黃梅雨。」;辛棄疾抒懷自憐:「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吳文英寫閨中情思:「歌邊拌取,醉魂和夢,化作梅邊瘦。」所以筆者不打算在此描寫「喜慶」的櫻花,而選取了一株「孤寂」的櫻花。

要想細膩,就得做好奠定基調、漸進、過渡、襯托、時間與空間的推移、現實與想像的關係。

開頭如同電影,主角不需要太快出現,此時正是要埋伏筆和奠定氛圍的時候。城眠、街寂、人睡、月、春水,一方面是寫景加說明時間(夜晚、春季);另一方面是想側面說明無人賞花。夜裡沒人看花,那誰邀月呢? 此時以擬人手法隱晦地將主角帶進來——是櫻花自己「邀」月照亮池水。

1
(圖:Adobe Stock)

 

可把水照亮有什麼用? 櫻花在水面留下清晰的倒影,酷似女子在照鏡子,所以說「寶鑒纁裳相看醉」。既然無人賞,那花便以水為鏡,藉著月光自賞。如果遠看,真不知道是花看水中的影子看得沉醉,還是水中的影子看花看得沉醉,所以這裡用了「相看」一詞。該句靈感來自莊周夢蝶的典故。櫻花自賞,與前文的眠、寂呼應,進一步暗示「孤寂」。

下一句主角就明朗了。但主角登場還得有襯托的配角,欲前先後嘛,所以這裡寫:即使有滿天星河、整夜不滅的燈光,也比不上這冷清岸邊月光下盛綻的櫻花。

櫻花
(圖:Adobe Stock)

 

下闋要到高潮了,也該寫中心思想了。之前寫景加表現環境背景以及氛圍的篇幅已經足夠,現在是寓思於景:孤踽又何怕?「他日香消亦無悔」,不管外部環境如何,都要守住清芳。清芳意為清雅的花香,亦指高尚的品德,一語雙關。

櫻花綻放的時間很短,日本民俗諺語說「櫻花七日」,往往僅幾天後便香消玉殞。這種即便無人來賞,也要於極短的壽命里奮力開放的精神,凄美且感人。

最後13個字,起承轉合要到「合」的階段了。合的時候既要考慮思想的表達,又得考慮與前文的照應。此時再回歸這半池春水:今夜只是這半池倒影,他日陽光下終將開遍滿城,將美好傳遞給四方行人。笑靨此處既指花之美麗如佳人笑,亦指看花人之笑容。

滿城遍野櫻花皆綻之時,如果從空中俯瞰,就像每棵櫻花樹手牽著手,連成一線,縱然相距很遠,也如同相會。此處「千里遙相會」既是想像,也暗指志同道合、心有靈犀之人縱然天各一方也如同身在一處。

日本
(圖:Adobe Stock)

 

最後13個字「半池瓊影,滿城笑靨,千里遙相會」採用遞進邏輯,借鑒了北宋詞人賀鑄的名句「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表現時間與空間的變化。

 

結語

整闋詞經歷了一個從現實中孤獨到想像中不孤獨的過程,這便是筆者寄寓在景色之中的弦外音。

其實該詞既可以理解為寫的是愛情,也可以說擬人擬的是女子,筆者想為各位讀者留個白。不過筆者最想歌詠的,是「守」的精神:儘管在漫漫長夜中很艱難,但依舊不會退卻;儘管社會局勢錯綜複雜,但依然堅守著高尚的價值觀。當你覺得孤單時,只因黑夜遮住光明,所以一定要守至晨曦破曉,相信那時必將滿城花開、千里遙相會。

以上寥寥填詞心得,若諸位高人另有高見,歡迎留言,探討交流。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