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為何生在我家!」| 北京淪陷前夕(一)

歷史文化

更新於 :2024-01-17 21:55

三月本該是春暖花開、人皆歡喜的好時節,然而1644年三月十八日的北京卻陰雲密布,籠罩在一片恐懼與動亂之中。這一日,是大明亡國的前夕。

當晚,闖王李自成的起義軍攻破北京內城。崇禎皇帝朱由檢聞訊後大驚失色,儘管這樣的局勢已在意料之中,但沒想到來得如此之快。他趕忙問「大營兵在哪?李國楨去哪了?!」而得到的回答令他再度心寒:「大營兵全都散了!皇上您也趕快逃吧!」

今年他已聽過太多敗訊,這一次無疑又是雪上加霜。於是,他決定登上煤山親自看個明白。

放眼望去,目光所及之處是他平生最不願看到的場景:昔日繁華太平的北京此時已淪為一片火海,戰火將黑夜照得如同白晝,也將大明覆滅的命運照得清清楚楚,赤裸裸地擺在這位年輕帝王面前。這一刻,是國破;下一刻,是家亡。

1
(圖:Adobe Stock)

 

徘徊良久後,崇禎返回乾清宮準備安排後事,下旨「命成國公朱純臣提督內外諸軍事,來輔東宮」(《明史紀事本末》),命人進酒,連飲數杯。然而縱飲千杯入肚,又怎能消盡心中無盡的愁,扭轉王朝的命運?他一邊飲酒一邊嘆道:「苦我民爾!」

面對同甘共苦十八年的老婆周皇后,崇禎痛作訣別:「大勢去矣。」剎那間,夫妻二人淚流滿面,在場的宮人無不悲泣。

周皇后向崇禎頓首說道:「妾自嫁陛下十八年來,陛下一句建議都聽不進,才導致今天這地步!」說罷,她依依不捨地輕撫著太子、永王、定王三個年少的皇子,揮淚作別。待目送親骨肉遠去後,周皇后懸樑自盡。

崇禎安排三個兒子換上平民的衣服,希望他們能混出宮外。臨別之際,崇禎看著眼前三個從小在深宮長大的孩子,不知這一別後他們還有多大機率活下去,於是一陣悲慟再度湧上心頭。他叮囑孩子們:

「你們以前都是皇子,但京城陷落後,你們就只是普通百姓了,各自逃生去吧!你們不必戀朕,朕必與社稷共存亡,沒有臉面在九泉下見列祖列宗!你們以後一定要謹慎小心啊,如果遇到做官的人,年齡大的應當稱呼他們老爺,年輕一點的要叫相公;如果遇到平民,年老的要稱呼他們為老爹,年輕的要叫老兄或長兄;如果遇到文人,要叫先生;遇到軍人,要叫戶長或長官。倘若你們能死裡逃生,記得為父母報仇,不要忘記我今天的教訓!」

語重心長地叮囑後,崇禎還不放心,一想到外面戰火紛飛,而且三皇子定是敵寇的重點抓捕對象,不禁悲喊:

「你們為何不幸生在我家!」

1
(圖:Adobe Stock)

 

告別皇子後,崇禎將十五歲的長平公主召來。看著眼前的親閨女正值如花似玉的年華,本已訂婚,但婚事因戰事緊急而中止,如今又遭遇國破家亡,若被賊寇擒住必遭凌辱。想到這裡,崇禎不禁哀嘆:「你為何也生在我家!」

嘆罷,崇禎揮劍砍向女兒。長平公主當時出於本能伸左手去擋劍,結果左臂被砍斷,暈倒在血泊中。崇禎呆立原地,握劍之手顫顫發抖,想到賊寇不會凌辱殘廢之人,不忍再對女兒補刀。

紫禁城這一夜,漫長如年。

三月十九日清晨,天色近曙,太陽一如既往即將從東方升起,崇禎也一如既往勤奮地上朝,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是大明王朝最後的早朝,也是大明天子最孤獨的早朝——「帝御前殿,鳴鐘集百官,無一至者。」(《明史紀事本末》)召集百官的鐘聲敲響後,卻無一臣前來覲見崇禎。

此時此刻,面對此情此景,崇禎感嘆:「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然而,無論他怎樣不甘,怎樣絕望,大明的路都註定走向終點。而他的人生,也在此時走向盡頭。

崇禎再次登上煤山,作為堂堂天子,這時身邊只有宦官王承恩陪伴。他咬破手指,以鮮血寫下人生最後一詔:

「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明史紀事本末》)

薄德,指德行不足;匪躬,指他為國操勞,不顧自身利害;天咎,指上天的懲罰。崇禎這份血詔主要表達的是,「我雖然勤政儘力,但德行有虧,上天降罰,我沒能守住祖宗留下的江山,但也都是群臣之錯害我到今天這地步。我無顏在九泉之下見列祖列宗,於是摘掉皇冠,披髮遮面。賊寇們,你們可以虐待我的屍體,但不要傷害一個百姓!」

1
明思陵(圖:公有領域)

 

寫完血詔後,崇禎在一棵老槐樹上自縊殉國,孤單地走完了人間的行程。駕崩時,他披頭散髮,頭髮遮蓋面龐;穿「白綿紬袷,藍紗道袍」(《甲申紀聞》),下身白綿紬褌,一隻腳光著,另一隻腳穿綾襪及紅色方口鞋。他自縊後不久,王承恩亦隨之自縊。

自此,歷時277年的大明王朝永遠停留在這一天。該事件在歷史上被稱為甲申之變。

那麼,崇禎為何會有如此悲慘的結局?給今天的我們留下怎樣的教訓?

中國歷代皇帝中,崇禎是比較特別的君主,也頗具爭議。爭議主要在於對他的評價以及他與明亡之間的關係。縱觀他自16歲登基到33歲死亡的執政生涯,他幾乎沒有一天鬆懈過,勤政愛民,生活節儉,不好聲色,明顯具有明君的特點;但剛愎自用,喜怒無常,生性多疑,用人不當,一錯再錯,被罵為昏君、暴君、名副其實的亡國之君。

有人可能會說,大明在崇禎年間滅亡,那亡國之君不就是他嗎?亡國之君其實指的是導致國家滅亡的君主,如果某人正巧是某朝最後一任君主而不是亡國的主要禍首,通常被稱為末代皇帝,譬如家喻戶曉的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歷史上有些亡國之君,每當我們提起都沒太大爭議,比如夏桀和商紂;而像溥儀這樣主幼國疑的情況,說是末代皇帝毫無爭議。但崇禎的情況很複雜,關於他究竟應被評為亡國之君還是末代皇帝,他究竟是不是明亡的主要責任人,長期以來眾說紛紜。

1
崇禎殉國處碑文(圖:公有領域)

 

筆者認為,如果從對比的角度看,萬曆和天啟對明亡的影響更深,更符合亡國之君;但如果把崇禎視為末代皇帝,和他的一系列大錯又顯得不對等。綜合客觀地評價,崇禎或許可以被概述為這樣一類人物:生不逢時的加速皇帝。

說崇禎生不逢時,是因為他爺爺萬曆和哥哥天啟給他留下的是個爛攤子,他再如何勤政,都很難力挽狂瀾。說崇禎加速明亡,是考慮到他突出的性格缺陷及決策失當。假設他的時代處於永樂盛世和仁宣之治後不久,那麼先皇留下的盛世底子或許可以起到抵消作用,崇禎的自負多疑等性格缺點影響未必很大。然而事實上,他所處的是內憂外患愈加嚴重的時代,兵荒馬亂,雙線作戰(一線是農民起義,一線是滿清),這時的大明已承受不住決策失誤的重擔。

谷應泰對明朝滅亡有這樣一段評價:「故明不亡於武皇者,以孝宗之蘊澤厚;而明無救於懷宗者,以熹廟之留毒長也。」有一定道理。明武宗是個十分荒唐的君主,但大明江山沒被他玩垮,主要歸功於他爹明孝宗勤儉愛民,信用賢良,一度呈現「弘治中興」。而崇禎無力挽救大明,一定程度是因為他哥天啟不理政事,縱容宦官魏忠賢擾亂朝綱。

(未完待續)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