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游记-岩石区(一)

旅游度假
从上海到悉尼,直线距离8243KM,飞行时间10小时。
有生之年,我能站在她的面前,更有幸认真地聆听她的前世今生。 


 

它只有38岁,却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录中重要的一员。

它不仅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建筑,更是整个悉尼的象征。

 


 

想象力,是人类的翅膀。一段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完美的历程。

 


 

一件伟大的事情,必然拥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歌剧院的前世今生,是一个非常长的故事。一个叫尤金·古森斯的著名音乐家,他是悉尼音乐学院的院长。他期盼建造一个能够表演大型戏剧作品的剧院。这个梦想一直等到二战胜利后才终于实现。

 


 

卡希尔设立奖金5000大元,于1955年9月13日向全世界发起了歌剧院的设计竞赛。乌特松这位37岁名不见经传的,甚至是半路出家的丹麦设计师,在和家人旅行途中偶然看到了澳洲政府向海外征集悉尼歌剧院设计方案的广告。他对远在天边的悉尼城根本一无所知,但是他从小生活在海滨渔村的生活经历,与其说是完成了一个建筑的设计方案,倒不如说是随手画了几张潦草的速写。

 


 

整个悉尼歌剧院采用的是集成式设计体系,所有的地板都是水泥预制件,用四条螺丝固定在地面上,随时可以拆卸掉起,这为维修地面下面的管线提供了最好的解决方案,这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也是第一次有人尝试的建筑方法。

 


 

2008年11月29日,悉尼歌剧院设计者、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在丹麦去世。90岁的乌松是在睡眠中去世的。

 


 

经过了千辛万苦的努力与坚持,悉尼歌剧院最后在公元1973年10月20日正式开幕。

 


 

逛完歌剧院,我们来到岩石区(the rocks),起源于1788年殖民地刚形成的时候,最早的建筑大多用当地的砂岩建成的,这是悉尼最早开发的地区,曾一度是海员、贸易商、盗贼和妓女的出没地,也是1900年夺去100人性命的腺鼠疫爆发地点,更多的破坏发生于1920年代,为了铺设悉尼大桥南端的通路,一条条街道整个被摧毁。

 


 

晚餐我们来到悉尼一家很有名的中餐馆,Mr Wong是一家改良后的中餐馆,口味更适合于老外。这家餐厅室内设计尤为别致,内嵌瓷砖的木质地板,法式的竹编藤椅,慢速旋转的吊扇。是悉尼CBD最大的酒店之一。

 


 

里面的厨师也大部分是老外,看老外片烤鸭的感觉太神奇了。完全没有违和感。

3 Bridge Lane Sydney 2000

 


 来源:面包旅行

展开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