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经济学”怎么了?中国企业负债削减无大进展

地产 • 投资

(澳洲生活网讯)据南华早报报道,曾提出“李克强经济学”的北京大学教授黄益平曾在3年前担任巴克莱银行(Barclays)担任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时提出了“李克强经济学”一词而声名大噪。但现在,由于中国去“杠杆化—总理李克强的经济理论基石”进展缓慢,他对此十分失望。

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李克强提出的经济理论包括推动结构改革,去杠杆化以此来降低高负债以及无刺激政策。

但是,黄教授于上周末在北京出席一场大学座谈会时却指出,去杠杆化这一方面在企业中根本看不到什么成效,中国国有企业的负债依旧持续上升。 “在去杠杆化这一方面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甚至没有达成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的共识。”此外,黄教授也表示,要降低高额的企业负债需要时间,因此准备好长期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当初习李刚上任之际,外界抱有很大希望,认为领导层会改变依靠债务推动投资来达到经济增长的模式,通过采取一系列虽然痛苦但却必要的步骤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企业借贷却不断上升,据中国社科院的数据显示,去年底企业负债总额估计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60%。对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来说,这一比例相当高。

黄教授表示,削减负债水平的其中一个障碍就是资金大多时候都流入到了与政府有关系的企业里,而非更有活力的私营企业。

国企可以轻易地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款,而小型或私营企业的贷款途径有限并且利率更高。

在这样一个“金融双轨制”下,银行的资金最后都流入到效率低下的国企里,与此同时“大多数企业和个人无法获得优质的金融服务,”黄教授如此说道。

此外,他也警告,这会造成了“无论投入多少资金”都无法免除停滞风险的局面,中国可能会重演日本经济的“失落十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首席代表Alfred Schipke周一(26日)在这一问题上更进一步发表了看法,表示中国最高决策者应该有勇气让这些“僵尸”公司—这些能廉价地获得资金却依旧亏损或无法赚取足够的利润以支付他们的利息的公司—倒闭。

虽然他表示中国经济短期内不会有硬着陆,但是却也对这一不断上升的风险提出警告, “目前来说我们还不是太担心。中国还能维持运行,缓冲空间虽然还很大但却在不断减少,而杠杆率却还在上升。”,“中国政府总债务还在可接受范围,此外外汇储备充足,这些会在经济冲击出现时起到缓冲作用。

展开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