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米饭

教育 • 留学

(澳洲生活网)

《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讲孔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

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的、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问:为什么?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反而愧疚,抱歉地说:“我平常对颜回已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的内心是最难确定稳定的。弟子们,大家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所谓知人难,相知相惜更难。逢事必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角度来认识、辨知,我们主观的了解、观察,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单一角度判断,是不能达到全方位的观照的!当你要对一个人下结论的时候,想想:真的是你所看到的才是事实吗?还是你只从一个面、一个点,去观察一个人呢?

大多数的人,在根本不了解对方的立场与困难的时候,就已经给对方下评语了,更何况是在有利益冲突下的场合。现今的人们拥有高学历、高知识,却往往过度仰赖高知识,而忘了让自己在智慧上成长。

很多事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要客观地跳出成见,才有机会接近真相。连孔圣人也会对自己最信任的弟子起疑心,更何况我们呢?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因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对他人产生了某种印象,从而为他人打上某种“标签”呢?

孔圣人可以当下就用智慧,轻易了解真相,消除误会。可是我们呢?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亲眼所见”,尤其是亲密关系里,从此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可悲的是,到死都不知道,其实是自己“看错了”。

两个人交流时,其实是六个人在交流: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她、真正的你;他/她以为的他、他/她以为的你、真正的他/她。你想,这里边会有多少误会、会有多少误解?你总在和“你以为的他/她”交流,你知道“真正的他/她”的想法吗?你是否又觉察到真正的你?你自己内心的需要是什么?对方的需要又是什么呢?你曾经多少次误解了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呢?

 

图文来源:网络

展开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