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E全系列介绍——第四篇:VCE的科目(1)科目综述

第一教育

2019年,第一教育希望通过开设本 “VCE全系列介绍” ,让更多有需要的华人朋友,无论是考生们还是家长朋友们,都能够对VCE考试有更确切的了解。这是第一教育VCE全系列介绍的第四篇文章。在一开始的文章中我们提到,VCE制度的活力来源很大程度在于科目的多样化与考生选择的自由化,而关于科目的安排与设计,也是VCE制度的精髓所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VCE制度有关科目的基本细则。

自由的选择

自册立的那一天起,VCE制度的核心目标就是为高中生的未来发展提供知识基础与方向指引,而澳洲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大环境就要求VCE能为考生提供足够的选项。因此,“多”一直是VCE科目的一个特点。2018年,VCE一共开设了136门可供选择的题目,从革命史到心理学,再从古希伯来文到视觉设计,为的就是尽量开拓澳洲考生在高中阶段对世界的了解,以便更自由地选择人生的发展方向。与大家熟知的国内高考“文科理科”的强制捆绑不同,每一名VCE考生能够自由选择搭配包含一门英语在内的不少于4门(通常是6门。VCE要求最少4门而最多只计6门的分)科目进行学习。因此,“偏科”的考生能够尽情抛开自己不擅长的科目而拥抱自己想选的科目,从而能够为以后进军心仪的专业打下知识基础。而没有偏好的综合型考生,也可以通过对多门不同科目的学习,逐渐探寻到自己的专长,为今后的发展找到方向。

灵活的分类

VCE可选科目中,也包含了很多语言类科目,对于这些专业性科目,报考的考生在基础上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如果一名出身欧洲裔家庭的澳洲考生对中文很感兴趣而在基本没有基础的情况下报读了中文科目,却要让他同出身华人家庭的考生甚至初来乍到的中国国际生去同台竞争的话,不仅会严重挫伤其对学习中文的积极性,而且客观来说有失公平。因此,在语言类的科目上,往往会有“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分别,而教育厅会根据学生的背景和教育情况,判定学生能够就读的类别。对于中文这样的大科,甚至有多达4个等级(分别为Chinese Culture and Language, Chinese Second Language, Chinese Second Language Advanced和Chinese First Language),供来自不同背景的考生选择。除了按照基础划分,部分大科也会按照领域去细分学习科目,例如历史分为古代史(Ancient History),澳洲史(Australian History),革命史(History of Revolutions)等等,以便考生能够充分按照自己对学科的具体兴趣爱好,来选择今后具体的研究领域与发展方向。而考生必修的英语则混合了两种分类方法,既有普通的英语第一、第二语言,也有研究英文经典作品的文学(Literature)和研究英语语义、演化和发展英语语言(English Language)。

公正的安排

如第一段所述,VCE要求考生最少学习4科而最多只计6科的分。为达到最佳的分数效果,绝大多数考生都选择了学习6门科目。从考分的角度,每门科目的满分都是平等50分,毫无“高低贵贱”。但在每一位考生学习的6门科目中,科目之间的总分却是不一样的,而恰恰就是这个不一样,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VCE制度在另一方面的公正性。那这又是为什么呢?具体来说,无论考生最后选修了四门还是五门还是六门科目,其中英语科目和其他科目中分数最高的三门共四门会被计为“大科”(Primary 4),而其他的科,则被称作“小科”(Bottom 1 or Bottom 2)。在分出了大科和小科以后,才可以开始实考分数(Aggregate)的计算。由于最多计算六门科目的分数,即最多四门大科和两门小科,实考分数的理论满分是210分。其中,200分是四门大科的理论满分,即4 x 50 = 200。剩下的10分,则是两门小科的理论满分,每门小科的理论满分只有50的10%,5分。这个把每名考生考得最差的科目分数占比在总分内缩小为十分之一,则正是这个”不一样“带来的公正所在。“一考定终身”从来不是VCE的目的,因而VCE在制度上为达到让考生“扬长避短”则是费尽了心思。6门科目不可能每一门都是考生将选择的发展方向,所以在备考过程中考生一定也会有所侧重。而为了让考生们能够在分数上更加公平地竞争,VCE加入了这个“小科制度”来使偏科或发挥失常对考生总体成绩的影响最小化,从而最大程度保障学考本身的公平与公正。

除此之外,VCE在科目方面还有例如“加分”等独特的规定,由于篇幅原因只能于下篇连载,敬请各位期待。

展开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