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叫真正的军令 | 北京沦陷前夕(四)

历史文化

更新於 :2023-11-06 08:03

“听说从浙江调来了三千将士。哎呀,那些南方人,来我们北方驻守,恐怕会水土不服吧,不知道那小身板能不能扛住呢?又如何能执行得了军令呢?哈哈哈哈!”

在北方将士不屑与质疑的目光下,戚继光所率三千浙兵列队郊外,不动如山。此时,天公仿佛有意给北方将士一个教训,霎时电闪雷鸣,乌云密布,天昏地暗。戚继光见此情形,心想:“尔等竟看不起我戚家军,今日正是机会叫你们好好见识!”随后严肃地说道:“何为军令如山,且看我这三千将士!”说罢头也不回就离开了,留下三千戚家军站在原地。

顷刻间,天上降下瓢泼大雨,当地的士兵连忙找地方避雨,唯有三千戚家军岿然不动,任凭密集的雨点砸在身上。北方将士见状大惊,目瞪口呆地看著眼前如林如山的浙兵。一个时辰又一个时辰过去了,从早上直到日落,这支戚家军在大雨中站了一整日,无一人擅自避雨,亦无一人体力不支,他们好似不是血肉之躯,而化作了不畏暴雨的磐石。

的确,在戚家军心中,只有军令,没有风雨。

《明史》记载:“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屡创奇迹的戚家军,以实际表现给北疆将士上了一堂终生难忘的课。

而戚继光能够到北方建功立业,正得益于张居正力排众议的重用。

1
(图:Adobe Stock)

 

上期笔者重点介绍了张居正改革的经济成效,本期接著谈他的政治改革、国防成果和用人之道。

之前简单提到了张居正开创的考成法,本期详细介绍。这项举措真是太厉害了,无论对于当时的政治还是对于我们现代人开公司、做生意而言,考成法都是值得借鉴的。假如张居正死后考成法能一直延续,大明王朝后来一系列悲剧可能得以避免。具体是怎么回事呢?下面笔者会用尽可能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各位介绍什么叫考成法以及其重大作用。

其实早在明初,太祖朱元璋就已经制定了很完备而且严格的制度,他不单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还是个法律专家。当时的《大明会典》是很重视考核的,但历史总是有这样一个规律:再好的规矩,过一、两百年后到王朝末期时都会沦为形式,名存实亡。万历元年,张居正提出考成法,要解决的就是制度流于形式或沦为官员争权夺利的手段等问题。

明朝一直以来都有京察和大计——北京的官每六年要接受一次考察,地方官每三年要接受一次大计。但到后期,这种考察是不够的,工作效率依然低下,未能尽职的官员仍继续摸鱼。面对这种现象,张居正创造了一种更加完善的考评制度:

六部必须清楚地登记工作计划、未来要完成什么目标、具体在工作中做了什么事,每完成一件登记一件,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必须写清楚,要求官员必须在期限内办事,没完成的也要申报。登记计划、目标、实事、数据的这个本子叫作“考成簿”。

六部是行政执行机构,包括吏、户、礼、工、刑、兵,每个部门各司其职。单行政执行机构登记是不够的,他们还要把手上的“考成簿”一字不落地抄两份,一份要交给内阁,一份要交给六科,这个过程叫作备案。

六科和六部是对应的,是负责监察约制六部的机构,通俗点说就是提意见的。明朝的言官是相当“厉害”的,这里指的“厉害”可以是褒义也可以是贬义,活在明代官场上如果被言官猛烈抨击,那下场可能相当悲惨。言官本身是能起到重要积极作用的,但随著时间推移,逐步变成了党同伐异、政客们为私利乱“咬人”的“武器”。张居正现在要求六科言官别再乱咬人,想提意见就要有理有据地提,依照“考成簿”每旬每月仔细考察六部的工作,然后提出该怎样奖励或惩罚的建议。六科可以要求六部每隔多长时间上报一次执行进度,对没能做到的人议处。其实言官本来就该起到这样的作用,张居正如此做也是因为希望言官恢复到正轨上。

除六科外,内阁也要阅读“考成簿”,对六部和六科的官员每季做一次小考察,每年做一次大考察。

 

1
(图:Adobe Stock)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环环相扣的机制——内阁考察六科和六部,六科监督六部,六部督察地方藩、臬等司及抚按官。再简而言之,便是六部向六科负责,六科向内阁负责。

具体效果是什么呢? 其实以前国家一直都重视考核,但此次改革与以往不同的是:

考评不再依赖六部之一的吏部;

考核的内容更加量化,都是实实在在的数字,一目了然,而且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事项;

不拘一格用人才,不管出身和资历如何,只要依“考成法”成绩优秀就能得到重用;

裁掉大量不合格的官员。数据显示,张居正主政期间,裁掉的冗员占万历年间总数的十分之三。

可想而知,整个官场不只是改头换面了,那简直是脱胎换骨。在考成法的鞭策下,效率大幅提升,懒散之风消退,更多人才获得重用。《明史》记载:“又为考成法以责吏治。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说件事情,大家可能会更直观地感受到当时席卷全国的变化。张居正专门在皇帝读书的文华殿里放置了十二个大屏风,但不是用来增添文艺气息的,而是在屏风上写了各地官员的名字,名单大约每十天换一波,专门给万历皇帝看。大家想一想,每10天一次人事变动并告知皇帝是什么概念!

 

万里长城拒胡马

张居正用的都是哪些人才?从国防方面举例,北方边塞有戚继光、李成梁、谭纶三大名将,其中李成梁就是因为考成法而高升的一员悍将;戚继光和谭纶之前在南方的抗倭战争中立下战功。如今,“居正用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门。成梁力战却敌,功多至封伯,而继光守备甚设。居正皆右之,边境晏然。”(《明史》)辽东有成梁,蓟门有继光,在他们的防守之下,大明边疆多年安然无事。

张居正重用这三人的时期是晚明军事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可以借王昌龄的诗句形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此时的戚继光、李成梁、谭纶就好比汉代的李广。而后来八旗铁蹄践踏大明疆土时,明人怎不怀念当年如长城般坚守边塞的名将?!

 

1
戚继光像(图:公有领域)

说到戚继光,许多朋友想必听说过他是抗倭名将,嘉靖年间就已战功累累,当时倭寇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戚虎”,戚家军更可谓是创造了军事史上的神话。讲他抗倭的事迹不是本文的重点,这里重点讲一讲他后来在北方抗击蒙古人的战功以及他和张居正的关系。

这里不得不称赞张居正会用人!在军事上,不管外界怎么议论,坚决信任戚继光这位千古奇才。现在我们读史书时都知道张居正调戚继光北上是明智之举,但当时跟现在不同,当局者迷,一切都是未知数。隆庆年间,有言官激烈反对让戚继光守北疆,觉得戚家军这些南方人打倭寇可以,但恐怕敌不过北方少数民族的精锐骑兵。张居正立即对隆庆皇帝说,他敢以自己的前途担保戚继光绝不是那种只局限在一处地方的人才,可谓力排众议。

后来他对戚继光信任到什么程度?“尤事与商榷,欲为继光难者,辄徙之去。”“动无掣肘,故继光益发舒。”(《明史》)张居正事事都和戚继光商议,把想刁难戚继光的人都调走,使他跟同事的关系都很好,没人捣乱,给他充分的空间发挥才华、实现抱负。

戚继光和张居正的关系是蛮有争议的,后来张居正死后遭清算时戚继光也被作为依附他的同党受到牵连,但如果站在国防角度看,其实不必太指责张居正的做法,相反,张居正知晓孰重孰轻,有舍有得,一个戚继光可以顶多少人!相比之下,后来崇祯杀死袁崇焕,将孙传庭下狱,不听信卢象升上报的实情,可见领导的素质多么重要。

实际上戚继光也是凭实力立足的。从本文开头的故事已可以看出戚家军的风采,这正是戚继光“号令严,赏罚信”的成果(《明史》)。

举个例子,当时蒙古朵颜领主董狐狸(没错,他的人名就叫董狐狸)勾结土蛮,时而叛,时而降;虽然俺答已经朝贡大明,但小王子的后人依然拥兵十万,威胁蓟门。万历元年春季,两股势力计划入侵大明,而戚继光出其不意,打得蒙古军溃不成军,差点就能生擒董狐狸。

 

1
(图:Adobe Stock)

看看戚继光仗是怎么打的:面对蒙古铁骑,他想到的是百年以来几乎没人想到的奇招!他仅带八千兵迎战蒙古数万骑兵,还重新启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车。要知道,战车这种武器早已因为笨重而被弃用了,为什么戚继光偏要复古呢?原来,他将复古武器与先进科技相结合,创造了一个蒙古人从未见过的战术。

这个战术思想和打倭寇时用的鸳鸯阵有点类似,都强调分工配合作战。戚继光成立了战车营,“车一辆用四人推挽,战则结方阵,而马步军处其中。”(《明史》)战车在战场上结成方阵,骑兵和步兵也在其中。战车营配备佛朗机火枪与佛朗机炮256挺,火铳512支,大将军炮8门;持火器的士兵多达1320人,占比逾64%。(《练兵实纪》)

蒙古军队的优势在于骑兵冲锋,明军如果拿步兵和骑兵硬刚,胜算不一定大。戚继光把战车挡在前面,骑兵冲击的优势就难以发挥,马撞铁战车就相当于鸡蛋撞石头。蒙古骑兵尚未冲锋之际,明军骑兵先从车阵缝隙里冲出,以动制静,杀了一波。待董狐狸回过神来,下令冲锋时,明军骑兵迅速撤回车阵内,又开启了以静制动的防守模式。等蒙古骑兵冲入射程范围后,明军战车后枪炮齐鸣,火器齐发。蒙古骑兵即使有靠近的,也冲不破明军坚固的车阵。

战车、火器、骑兵都发挥了作用,那么相对薄弱的步兵做什么呢?戚继光专门安排步兵用长长的拒马器阻挡蒙古骑兵的冲击,夹杂使用长袍和筤筅。筤筅这种兵器,熟悉抗倭战争的朋友们想必都知道,它由戚继光发明,其首有尖锐的矛头,侧面有数层多刃形附枝,专克日本武士刀,如今在北方也能派上用场。

 

1
(图:Adobe Stock)

《明史》称:“节制精明,器械犀利,蓟门军容遂为诸边冠。”戚继光在蓟门的这一支军队管理严明精细,武器犀利,军容是其他各边塞地区比不上的。又记载:“终继光在镇,二寇不敢犯蓟门。”事实证明,张居正调戚继光北上不是南橘北枳。

李成梁的战功也很显赫,以后讲到辽东时再细讲。

戚继光、李成梁等将才堪称帮助张居正中兴大明的“长城”。但其实张居正还有一个巨大贡献,就是真正的长城——安排戚继光和李成梁等人修建从山海关至北京的长城。我们今天旅游时看到雄伟壮观的长城,可能很多人会联想到秦始皇建的,但它其实是明朝重新修建的,秦长城原先不是这个模样。明长城也不只是张居正这一代的努力成果,从洪武年间起,明人就已开始施工重修长城,张居正改革的期间功劳尤大。

可惜的是,张居正呕心沥血的十年改革成果最终没能阻止明朝在60年后灭亡的命运,他病逝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新政都遭万历皇帝废除。尤为可惜的是考成法,废除以后官僚体系又被打回了原形。值得一提的是,明军30多年后在萨尔浒之战中战败,原因之一便是没了考成法的约束,犯了越权的错——兵科给事中赵兴邦越权干预地方军政权,不断催促进兵,大意中伏。

戚继光因受张居正案牵连被贬至广东,再没能返回北方边塞,大材小用,报国无门,郁郁不得志;之后又因遭弹劾被罢官还乡,连工作也丢了,晚年何等凄凉!

戚继光离开蓟门之日,当地百姓为其罢市,依依不舍,哭声遍地。

路过广东梅岭时,他感慨万千,写下:

北去南来已白头,

逢人莫话旧时愁。

空馀庾岭关前月,

犹照渔阳塞外秋。

 

另有一首诗:

五岭山头月半弯,

照人今古去来还。

青袍芒履途中味,

白简朱缨天上班。

烟水情多鸥意惬,

长林风静鸟声闲。

依稀已觉黄粱熟,

却把梅关当玉关。

笔者读到“依稀已觉黄粱熟,却把梅关当玉关”时,也不禁热泪盈眶!

想当年,戚继光“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金戈铁马,不为私利,淡泊抒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
(图:Adobe Stock)

如今,一生为国为民的他,在望见梅关时,恍惚间,多么希望这里是当年卫国平寇的边塞,又多么渴望回到沙场前线。然而前方迎接他的,却是国家的冷落,亲人的离去。他被罢官后,有御史上疏建议再度重用他,却遭到了惩罚。

最终,一代英雄,白发苍苍,孤独辞世。

张居正与戚继光的下场,是大明的国殇。

(未完待续)

 

展开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