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定要送孩子到國外讀書?

生活 • 家居

在我兒子10歲的那年,我們舉家移民到了澳大利亞悉尼。當時的我們興奮無比,一邊懷揣著來到新天地後心中的那份悸動,一邊為澳洲美麗的環境而驚嘆不已。這裡景色怡人,空氣清新,鄰居又十分友好,我相信在澳洲的生活將會十分愉快。

但不安總是來得相當突然。

到達的第二周,我就決定把兒子送到離住家公寓不遠的公立小學去讀書。

校園裡充斥著歡笑,三五成群的孩子圍成一團,為一種叫「hand ball」的遊戲認真較勁。路過的教師跺著悠悠的腳步從旁經過,臉上掛著溫柔的笑容,不時地提醒孩子們注意安全。這所小學的面積並不大,幾棵大樹把澳洲耀眼的陽光和藍天白雲恰到好處地擋在外面,供人乘涼。一片綠蔭下的幾棟木頭房子,是學校的教室和老師辦公室。和在中國小城市一樣,是一所簡單樸素,隨處可見的美麗校園。

但與中國不一樣的是,校園裡聽不到朗朗的讀書聲,孩子們可以隨便地坐在教室里,老師在中間,孩子們圍坐在小桌子旁,教室牆壁的四周貼滿五顏六色充滿稚氣的兒童畫,儼然一副幼兒園的樣子。上課更是在中國小學不敢想的,學生們可以隨意問老師問題,可以自由自在地說話,甚至有的學生還走來走去。老師告訴我,學校早上9點上課,下午3點放學。每天上午的課餘時間還可以享用早茶,補充所需能量,幫助身體發育,並且周末不上課。中午在學校里吃午飯,可以自己帶,學校的小賣部也能買到熱的漢堡包和三明治。

學校小賣部的菜單

兒子開始每天到那裡上課去了。我一下就蒙了,這裡竟然沒有教科書、沒有教學大綱、沒有家庭作業、沒有各種考試,連期末考試也沒有!黑板上寫滿了國際音標和拼寫的單詞,但是從來不要求學生聽寫、默寫,單詞也不硬性要求背。以至於兒子從三年級升入四年級時,只會看和聽,不太會寫,甚至有時竟然拼不出一個完整的較長的單詞。在國內的同齡人能寫出漂亮的作文的時候,兒子竟然不知道英語的星期一、星期二怎麼寫!這是什麼教育!他在中國小學上了三年,成績中等,在這裡竟然數學成績全班第一!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看著兒子那空空的書包和愉快的背影,我心中不禁抹過一絲不安。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在日後激烈的競爭環境里,這種教育水平如何與他人競爭?這個國家的人才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在人生的最寶貴的階段,讓孩子們完全放任地玩,基礎教育能行嗎?高中和大學怎麼勝任那些高難的課程?這日益劇增的不和諧感,讓我覺得我把唯一的兒子送到澳洲來接受基礎教育,彷彿把心愛的東西交到不信任的人的手中。

中國教育飽受批評,但對當時的我來說中國教育卻更能讓我感到踏實。我似乎明白了為什麼中國孩子老是能在國際上拿奧林匹克學習競賽的金牌,為什麼中國孩子出國留學能名列前茅。在澳洲,我根本感覺不到知識的「重量」,學生在學校盡情的玩耍能學到知識嗎?我無可奈何。

隨著時間的推移,兒子的英語是長進不少,但我發現放學後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圖書館。一去就是幾小時,回來就背了一大書包的書回來,問他一次借這麼多書幹什麼,他說這是作業。

好奇的我忍不住偷偷地看了看兒子的作業,這叫作業嗎?一看孩子打在電腦屏幕上的標題,我真有些哭笑不得――《我眼中的中國文化》,這居然是給小學生的題目?

於是我問兒子這是誰出的題目,兒子告訴我說:老師說過,澳洲是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同學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擁有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老師要求同學們寫一篇關於自己祖國的文化、歷史、地理的文章,然後分析自己的文化和澳大種亞文化的差異,最後還要說明自己的看法。

當時的我真是有點五味雜陳。記得當初我小學的時候,寫一篇「我的母親」老師都會教學生如何開頭,如何陳述,如何結尾。如今兒子這篇作業竟然要涵蓋如此大的信息量,那是中國基礎教育從未接觸過的領域,當時只覺得一個十歲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後在社會上如何立足。但沒過幾天,兒子很快就完成了這篇作業。

沒想到,列印出來的是一本二十多頁的小冊子,文章竟然還分出了十幾個章與節,最後還列出了參考書目。我有點發楞,我想,這是我讀研究生之後才運用的寫作方式,那時,我三十歲。

在澳大利亞的教育下已經變得無拘無束的兒子,儘管沒有固定的教程,沒有周密的教育方案,但學完一年後,我發現他已經學會了獨自完成老師布置的一個又一個大題目的作業,學會了如何在圖書館裡系統地使用計算機,在哪裡查找自己需要的資料。而且,他已經善於去鑽研他不懂的東西。

兒子的變化,使我重新審視了西方的教育,比起中國那種填鴨式的教學,生性活潑的兒子在澳洲顯得更為得心應手。而在這裡,他是班上最聰明的孩子,他頭腦靈活、心靈手巧,不管是做手工還是繪畫,他比其他小孩更能贏得老師的稱讚。他在這裡才是完完全全、充分地擁有了自我。

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和澳大利亞的教育到底誰是誰非?哪裡的教育對孩子們更有利?帶著這個問題我去找了兒子的老師。

我向老師提出了,孩子很早就放學 ,能不能每天都給他們留點家庭作業,以免他們回家後老是看電視、出去瘋玩。結果老師說,孩子,他們的天性就是玩耍,把他們送到學校來的目的就應該是讓他們玩,我們的教育就是在玩中讓他們增長知識。過多的作業只會局限他們的想像力,成為他們的壓力,使他們感到厭惡,反而使學習的效率變低。面對老師的回答,我陷入了沉思。

在澳洲,我經常看到,不論是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還是在美麗迷人的海灘、野生動物園、植物園裡,經常看到老師帶著一群學生,學生們手裡拿著紙和筆,他們不時蹲下來看所觀察的對象,不時在小本上寫著什麼。別人告訴我,這就是老師在給孩子們上課呢。

至於悉尼市的圖書館和博物館,更是孩子們經常去的地方,兒子最高興的就是背上水和麵包,拿上紙和筆,到郊外和博物館去「玩」。

我問老師:「你們怎麼不讓孩子們記一些重要的東西呢?比如大量的單詞(我兒子很多單詞能看不能寫)。」老師笑著說,「對人的記憶來說,有兩個東西比死記硬背更重要,一個是他知道到哪裡去尋找所需要的比他的記憶多得多的知識;第二就是他能夠綜合地使用這些知識開發新的創造能力。如果讓他們死記硬背,既不會讓他們知識豐富,更不會讓他們變得更加聰明,還會扼殺人的創造力。」

也許這位老師是對的。我想起我的大學同學們,他們在中國的學校里是佼佼者,從國內的大學本科到國外的博士,他們憑著自己的實力和學習成績拿到獎學金,其他國家包括當地人大多不是他們的對手。可是一到實踐領域,中國學生往往沒有他們那樣機靈,那麼富有創造性。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兩種不同的基礎教育體系所造成的差異。但中國人從小就是填鴨式的教育,很少有自由發揮的時候,一旦失去常規的參照,可能得到的並不是自由,而是茫然和誠惶誠恐。

面對明天的世界,我們又該如何選擇我們的未來呢?是讓孩子應付三天兩頭的考試,在燈下做著那些繁重的作業,在國際上獲得無數的獎狀;還是應該讓孩子盡情地玩耍,在玩耍中學習成長?

看到這,不禁被這位偉大母親的細心所感動,但是更讓我們感到震撼的是老師的那番話。國外教育對實踐的注重以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培養都是國內教育方式所遙不可及的。如果您也為您整日埋頭書海、背著碩大書包的孩子感到心疼,請現在就通過以下方式聯繫我們,我們將為您的孩子提供最快捷、最適合、最省錢的留學方案。 現在通過澳洲百思達報讀新州公立中學更可獲得Apple Watch一枚,我們會讓您的孩子飛的更高。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