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轉賬手續費太高?四招教你省大錢!

澳洲財經

想必大家應該經歷過多次,

從澳洲銀行跨境轉賬的經歷。

可是,那一筆數量不大不小的手續費,

你知道是怎麼算的嗎?

哪家銀行最便宜,

你了解了嗎?

最新一項研究表明,澳人每年花在國際匯款上的手續費高達31億!

然而,許多人因為不知道,除了銀行以外還有更便宜的選擇,因此被收取了一大筆銀行手續費。

近日,Transferwise委託Galaxy開展了一項調查。調查顯示,儘管目前有100萬澳人生活在海外,並且有25%的人口出生在海外,但大多數人並不了解海外匯款的成本。

Transferwise亞太地區公關負責人Nick Lembo說道,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澳洲人把錢轉到海外。

然而,只有20%的澳人知道,銀行會收取交易費和換匯手續費。

都是大佬啊各位…

在所有進行過海外匯款交易的澳洲人中,只有28%的人了解銀行的收費結構。

18%的人只知道有交易費,47%的人不知道銀行是如何設定收費的。

並且,有33%的人一直用昂貴的銀行轉賬,主要原因是——

「我對我的銀行有感情」,以及「不必為了省這麼點錢去費勁換機構」。

大家都是,真.土豪!

但是吧,要是有更好的選項,為何不省下一點呢?

這不是「小氣」,而是一種消費者的權利。

這麼多年銀行和其他提供商從國際匯款業務中,賺走了很多錢!

那麼,有多少「聰明人」,知道有更好的選擇呢?

Galaxy為OFX開展的另外一項調查發現,37%的人知道「非銀行機構」的國際匯款收費比較便宜。另外,36%的人表示,他們一直在尋找更划算的選擇。

OFX首席執行長Skander Malcolm也表示,消費者要意識到,除了銀行以外,還是有許多其他值得信賴的選擇,這點很重要。

「人們應該知道他們有選擇的權利,如果你經常轉賬或轉移大筆資金,那麼你就需要花點時間去研究幾個機構的收費,」他建議道。

那麼,說了這麼久,

到底有哪些方法,

能夠為需要跨境轉賬的人們,

節省一些手續費?

一起來看一看——

1 澳洲郵政銀聯卡

這是最近兩年最熱門的方法之一!

卡號以62開頭的「Load & Go China」人民幣/澳幣銀聯晶元卡,是澳大利亞郵局發行的首張銀聯晶元卡。

這是一張神奇的卡片,因為它不僅可以存取澳幣,還可以存取人民幣。

使用方法:匯款人在國內登陸收款人Australian Post賬戶,給澳洲郵政銀聯卡充入人民幣,收款人在澳洲,可以直接用澳幣支付費用,匯率按當天牌牌價計算,絕無任何手續費!也沒有月費!

並且,除了往卡中充值澳幣或人民幣時沒有手續費這一大特色,網上轉帳和管理賬戶也很方便。

並且,只要接受銀聯卡的商家,都接受這張卡!

簡直是萬能的,種一波草!

 

2 合併電匯

由於在國內,每人每年往境外匯款有5萬美元的配額,因此,國內的匯款人在匯款時,可以和親屬或者朋友,去銀行分開購匯,之後一起匯款——因為手續費有封頂,所以算起來可是省了一大筆錢呢!

團結就是力量~

但是,這種方法不方便的地方在於,網銀是無法操作的,一定要去櫃檯。

 

3 銀聯卡境外取現

想要取現不掏手續費的方法,還有一個——在國內辦理免收境外取現手續費的銀行卡。

這樣操作,收款人可以在澳洲國民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帶有銀聯標識的ATM上可免費取出澳幣,因為NAB可是免收ATM使用費的喲!

有了這張銀行卡,匯款人在國內的ATM上進行普通存款以後,境外收款人分分鐘入賬!

 

4 VISA小額轉賬

對於金額較小的匯款,還有更加省錢的方式,即Visa全球轉賬服務。

手續費按照匯款金額的0.6%收取,每筆最低60元人民幣,就無其他扣費。

以等值2500美元的匯款金額為例:如通過網銀匯款,總計需要225到283人民幣的手續費。通過VISA全球轉賬直接匯,費用則只需102人民幣左右。

但是,VISA全球轉賬單筆只能轉賬2500美元或等值外幣。如果匯入的卡為信用卡,則提現時還需另外加收高額的提現費哦。

 

5 西聯匯款

西聯匯款比銀行電匯快,匯款人辦完匯款手續後只需幾分鐘,指定的收款人就可在全球任何一家西聯匯款代理網點領取該筆匯款。分分鐘到賬!

收取西聯匯款手續也簡單:

首先,匯款人將匯款信息和匯款監控號碼告之收款人。收款人接到收匯通知後,認清西聯匯款標識,前往就近的農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代理西聯匯款網點,辦理領匯手續。

收款人需要填寫西聯匯款《收匯單》,並且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證件。

在操作人員核實收款人身份證明和密碼無誤後,即可將匯款付給收款人。特別注意的是,收款人必須本人親自領取西聯匯款,不得委託他人代領。

總體來看,各位「大佬們」,

不要覺得向銀行交轉賬手續費無所謂,

了解哪個方法最實惠,

是我們作為消費者的權利!

今天的幾種方法,

大家都記下了嗎?

來源:聚澳傳媒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