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孩子學琴動機和樂趣換來世俗眼中的「正規」,值得嗎? 

教育心得

「孩子學琴老師不按專業標準來要求,孩子動作不規範,那是誤人子弟!」

「孩子一開始動作不規範,將來學不出來!」

「即便是業餘學琴也要有嚴格的標準,這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

很多家長在孩子的學琴教育上都會有類似的想法,然而這些想法大多是受別人影響。可是大家真的有考慮過為什麼要這樣做嗎?這樣做真的是為孩子好嗎?這樣做真的對嗎?

其實在學琴教育的策略上,是否需要堅持專業化的要求,我們只需要從以下3個方面來考慮。

職業目標問題

對於一個職業演奏者來說,擁有專業的技術動作是很輕鬆的。專業的動作規範有助於發揮更高的技術水平,可以讓演奏更輕鬆,對演奏那些既難又需要耐力的作品來說,這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專業的技術訓練對那些職業音樂演奏者來說是必要的。

正是因為這條明擺著的道理,從老師到家長都非常信奉「學琴就要專業」的說法。老師樂於說,家長也願意聽。

但是對於那些,不是要成為職業音樂演奏者的人來說,他們既不需要演奏技巧那麼難的作品,也不需要那麼高的演奏品質,顯然這時,過於專業化的技術訓練是沒有必要的。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

而且,每個人的生理結構存在差異,長期的練習會形成對於個人而言最自然、最舒適也是最合理的演奏姿態。而這個因人而異的姿態,往往也是「不專業」的。這些例證,似乎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了過於專業化的要求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重要。

教育結果問題

在學琴教育中,家長到底想要什麼樣的教育結果?這是學琴教育的根本目的問題。抓住了學琴的根本目的,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對於98%沒有讓孩子將來從事音樂演奏專業想法的家長來說,讓孩子學琴的目的應該是:通過學琴熱愛音樂,通過音樂熱愛藝術,通過藝術熱愛生活,通過生活體驗人生的幸福。

既然希望有這樣的教育結果,那麼顯然,保護學琴動機就是最重要的。而過於專業化的要求往往會導致孩子失去學琴的興趣與樂趣。所以孩子學琴,別提那麼多嚴格的技術動作要求,點到為止,孩子能做到,就去做;做不到,或者再要求就會產生挫敗感、痛苦感了,就別再過分嚴格要求了──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演奏吧!

教育者,需要有權衡的智慧。如果孩子不是去從事音樂專業成為鋼琴演奏家,就一定要放棄過於專業化的學琴要求。應該讓孩子去享受演奏的成就感,把熱愛藝術作為學琴的第一要務。無論如何,老師與家長也不能以犧牲孩子的學琴興趣為代價,盲目追求過於專業的技術規範。

maxresdefault.jpg

學習動機問題

毅力是動機強度的表現。而快樂強化動機、痛苦弱化動機,這是人類不可抗拒的本能。一個人在遇到挫折與痛苦時仍然有堅持下去的毅力,不是因為苦本身,而是因為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後的快樂感在召喚!

在硬性的專業化要求下,當孩子做不到時,就會產生痛苦感,當老師、家長因為孩子達不到要求而責備、訓斥孩子時,這種痛苦感就會加倍。這時候,很多家長與老師都認為:「學琴苦,那不正是培養孩子毅力的好時機嗎!」很多人都認為吃苦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毅力。

然而,從人性的原理講,這時孩子學琴的動機水平會不可避免地下降,產生厭學、不愛練琴的反應。這樣過於專業化的要求犧牲了孩子的學琴興趣,甚至破壞了孩子對音樂的熱愛,顯然是不值得的。

當孩子學琴很愉快的時候,他的技術潛能會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如果破壞了孩子的學琴動機,則會使孩子早早終止學琴,反而達不到本來可以達到的演奏水平。所以,保護孩子的學琴動機,讓孩子在興趣和熱愛中學琴,才是家長們的第一要務。

讓孩子接觸到快樂、有趣的音樂教育,激發學習興趣,讓孩子對音樂的熱愛伴隨整個學琴活動,最後實現學琴的根本目的,這才是正確的學琴教育。這也是The ONE的願景:讓學琴更高效、趣味,把來自未來的音樂教育帶到今天!

 

來源:The ONE智能鋼琴教室

圖片:網路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