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森「新官上任」面臨困境重重

澳洲新聞

據9號新聞台報道,據觀察者認為,新上任的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並沒有度過一段「蜜月期」,這是一件罕見的事情。他被迫面對達頓「逼宮」後的遺留問題,以及來自前任總理勢力的種種破壞和干擾。而工党進行的民調顯示,56%的選民如今傾向於工黨,莫里森或將在不久後的大選中面臨慘敗。

達頓的拖累

達頓面臨著多角度的攻擊,他因為使用部長特權將護理工作者留在澳大利亞工作而備受質疑,並將因此受到嚴密審查。達頓已就此在法庭上為自己進行了辯護,從而阻止了AAP獲得訪問證據文件的許可權。他顯然還有更多話要講。

已離職的前總理譚寶也在攻擊達頓,理由是質疑他是否還有資格參加議會。澳大利亞憲法第44條規定,作為「通過與聯邦簽訂協議而獲取直接或間接金錢利益」者,達頓應被剝奪任何參與國會的資格。他的家族信託通過幾所託兒中心獲得經濟利益,這意味著他可以從納稅人的錢中受益。工黨藉機咬住這一點不放,此案尚待高等法院做出決定。

達頓越是陷入亂局,對莫里森來說越意味著雪上加霜,他迫切需要卻難以樹立作為新總理的新形象。

譚寶的不依不饒

莫里森辦公室據信正在接觸前任譚寶陣營的主要成員,希望他們能夠配合新總理的工作,結束分歧、泄密和破壞。澳大利亞人報已經證實,莫里森辦公室已經聯繫了幾位支持譚寶的關鍵人物,他們涉嫌在前總理下台後的幾周內擾亂新政府秩序。「我認為,霍華德總理(的全面退休)堪稱黃金標準,是一種有尊嚴的表現。我希望所有前總理都能做到這一點。」莫里森告訴2GB電台。

雖然沒有構成直接威脅,但莫里森先生的辦公室獲得了這樣一個信息:種種旨在質疑總理合法性的傳言正在使新政府面臨嚴重風險,新的內戰可能在自由黨內再度爆發。將譚寶逼宮下台的內政部長達頓,日前呼籲譚寶在下台後「尊嚴」行事。前澳洲副總理喬伊斯也認同譚寶下台後的干預描述是「破壞性和不公平的」。

譚寶和畢曉普離職後,持續呼籲最高法院應對達頓留在國會的合理性進行審查。但莫里森的立場與之不同,稱選民們已厭倦了圍繞議員資格問題的反覆炒作。此外,譚寶及其支持者的競選造勢活動已引發了現任政府的憤怒,莫里森已向前總理所在選區的主要成員發出警告,要求他們停止這樣做。即將辭職的自由黨議員Julia Banks則持續在議會中提出要求解決自由黨內部對女性不公待遇的問題。

澳洲面臨「領導力」困境

澳大利亞億萬富翁Frank Lowy對本國當前的政治氣候進行了嚴厲的評論,認為最近一連串的領導權鬧劇是「不可接受的」,民主權力不應被濫用。「在5年內更換5位總理絕對是荒唐的,」Lowy先生周四(13日)晚在面向政界和商界重量級人士的講話中說道。Lowy先生是Westfield購物中心的聯合創始人,此次參加慶祝Lowy Institute成立15周年的慶祝活動發言時,他將國家建設描述為「艱巨任務」。

這位87歲的老人批評了這個國家對移民的態度,並讚揚了前外交部長畢曉普的工作。Lowy先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帶著他的兄弟逃離歐洲,作為一位「船民」逃往巴勒斯坦,然後來到澳洲。他認為,澳大利亞似已不復昔日的開放,他對某些政策議題的公眾辯論基調感到不安:「現在我們的邊界是安全的,我相信我們有能力接納更多移民,對通過既定程序抵達的難民給予慷慨幫助。」他說。

前紐西蘭保守派總理約翰·基日前短暫造訪了北領地,在達爾文舉行的Property Congress大會上發表了主題演講,重點介紹了他在「充滿挑戰的時代」推動改革的經歷,並將澳洲政局的不穩定狀態同義大利相提並論。日前接受採訪時,他笑稱自己在任上接見了5位不同的澳大利亞總理,但「並不介意對方是誰,只知道對方身份就夠了」。他並不驚訝聯盟黨內部的分歧引發了領導層政變,但承認這是政治界「粗暴」屬性的一部分體現。

當被問及政治不穩定是否可能危及澳大利亞的聲譽時,約翰·基表示,領導人不能滿足於自己的成就。「所有的政治領導人,無論來自哪個政黨,推行良好的公共政策都是最重要的,而且會產生巨大社會影響。澳大利亞經濟經歷了28年的不間斷增長,並且得到了強大的自然資源支持。你們的挑戰在於確保用良好的公共政策加以管理。因為就像所有事情一樣,管理不善會導致優勢迅速失去。」

「難以回答」的問題

上周每天的國會「提問時間」,工黨都在提問同一個問題——為什麼譚寶不再是總理?莫里森每次都無法回答。此外,自由黨內保守派的「反抗」勢力一直沒有停止。雖然譚寶被逼走了,但黨內超過一半高級成員不願看到「逼宮者」達頓取代譚寶。他們希望支持一個比畢曉普態度更軟的保守派,那就是莫里森。這就是人人都心知肚明卻令莫里森難以啟齒的真相。

莫里森如今的處境可謂左右為難,一邊強調聯邦政府5年執政的輝煌成果,一邊指出變革的必要性。但無論他多麼賣力的宣傳、說服,達頓仍是他前進路上最大的絆腳石。試想有一天達頓「證明了自己的清白」,他依然會存在挑戰總理的野心。因此,莫里森如今真是困境重重,且短時間內看不到出路。

 

編譯:陳曦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