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的靳三針針灸療法

所謂的「靳三針」是指: 治療某些疾病的三個最重要,最常用的穴位。 某些病症針灸三次即可控制癥狀。靳三針現已因為其神速的針灸療效而蜚聲海內外。
Jimmy Zhu靳三針

有很多疾病的發生都以腰部疼痛為初期癥狀,其中就包括了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由於腰椎間盤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本病無論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者發病率皆較高,因為體力勞動者易導致腰部負荷過重,腦力勞動者則因久坐伏案工作,腰部長期處於屈曲狀之故,這些原因都易引起腰椎超負荷,發生椎間盤退行性變化而導致脫出。

很多遭受腰椎間盤突出困擾的人把希望寄托在按摩理療上,指望它能放鬆筋骨、緩解疼痛,卻久久無法康復,甚至病情加重。而這在專業醫生看來,除了腰肌勞損和肌肉扭傷可以按摩理療外,其他情況都不適合,即使是肌肉扭傷,剛發生時也不能按摩,須等內出血和水腫吸收消失了,才可以按摩幫助恢復。腰椎間盤突出和骨質增生最好不要按摩理療,否則很容易導致脊柱小關節錯位,加重病情。

腰椎間盤突出屬於中醫學「腰痛」、「腰腿痛」、「痹症」等範疇,多因肝腎虧損氣血運行失調,脈絡細急,腰府失養,外邪內侵,導致腰部脈絡氣血運行不暢是該病的主要發病機制。中醫學理論著作 《黃帝內經》之《素問‧脈要精微論》,說明腰與肝腎密切相關,腎主骨生髓,肝主筋,肝腎同源,故腰椎和肝腎的關係最為密切。如肝腎虧虛筋骨失榮,則易導致腰椎退化而產生椎間盤脫出。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提倡使用綜合療法治療本病,他認為:「針灸攻其外,湯藥攻其內,則病無所逃矣……知針知葯,固是良醫」。自古良醫們用針灸加上服用中藥的方式治療本病,內外相扶,才能根治,並一直沿用至今。

靳三針療法由廣州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靳瑞,集中醫經典理論和歷代針灸醫家臨床經驗之精華,所創立的嶺南針灸學派,也是當今理論最成熟的針灸學派。

 

所謂的「靳三針」是指:

治療某些疾病的三個最重要,最常用的穴位。

某些病症針灸三次即可控制癥狀。靳三針現已因為其神速的針灸療效而蜚聲海內外,該療法進入了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國家級中醫繼續教育項目,在全國中醫院推廣使用,其「理法方穴」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靳三針針對不同疾病已有四十多組配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配穴稱「腰三針」。腰三針由腎俞、大腸俞、委中三個主穴組成,也可考慮一些臨症加減配穴。其中腎俞乃治本,可補腎中之陽,強壯腰府,使正氣得充以驅邪外出。大腸俞有通調臟腑之氣的功效,是大腸的背俞穴,刺激此穴可運化水谷精微,氣血生化有源,筋骨得以修復。而委中乃遠端取穴,遠近結合可使腰腿間經氣得以順暢,亦有「腰背委中求」之說。腎俞、大腸俞及委中穴均為足太陽膀胱經穴,腰椎病亦好發於此經循行位置,此三穴合用共奏疏通經氣,緩急止痛的功效。臨症加減配穴方面,寒濕腰痛配以委陽(雙)、腰陽關(雙);濕熱腰痛配以陽陵泉(雙)、三陰交(雙);瘀血腰痛加以血海(雙) 、膈俞(雙);腎虛腰痛配以太溪(雙)、命門,施以平補平瀉手法,每穴直刺1至1.5寸,留針30分鐘。

Z:\621-20181117\Final\B Section\B22-26 health\Novocur-BackPain-620x370.jpg

此外,血竭或稱騏驎竭,味甘、咸、性平,具有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斂瘡的功效。 《本草綱目》中記載血竭:「散滯血諸痛」,《太平聖惠方》中記載血竭:「主治傷損筋骨,疼痛不可忍者」為華夏宮庭的活血聖葯,連續服用大約四十天,可以促使骨刺落脫,對治療腰間盤突出有奇效。配合血竭復方加減及靳三針針灸療法治療本病,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六周至八周治療後可以復原,後繼治療兩周,以鞏固療效。少數接受過局部激素、麻醉藥注射或脊柱小關節錯位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需要較長的時間治療本病。

根據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應用磁共振成像(MRI)來探討靳三針臨床療效顯示: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接受靳三針針灸治療後,其豎脊肌和腰大肌橫截面積明顯增加,有效緩解腰椎間盤突出臨床癥狀,療效優於常規治療。先前接受中醫、西醫治療無效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可以採用在反覆臨床實踐中,療效明顯的靳三針針灸療法。

本文由中醫內科專科 Jimmy Zhu醫生供稿
手機預約諮詢: 0428 308 765
地址: (1) 103/28 Chandos Street,St Leonards 2065
(2) 101/4 The Boulevarde, Strathfield 2135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