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大選 :我們應如何投票?一票當多投!

聯邦大選在即,選民如何投票才是最佳?
澳洲新聞

聯邦大選在即,選民如何投票才是最佳?

有人說:應當把「1」填給傾向於讓它執政的大黨,不要投給小黨,因為只有大黨才有執政希望,票投給沒有當選可能的小黨,就浪費了手中這一票。

這話在其他的許多國家或地區,或許是對的,但是在澳洲,恰恰是說反了。在澳洲,把「1」填給大黨,才是浪費;只有將小黨排前,大黨排後,才能「票盡其用」。

這是因為澳洲從一百多年前就開始採用的「prerential voting system」(偏好排序投票法),賦予了你這一票可以「多投」的功效。

一、澳洲投票體系保障了小黨在前選票也不浪費

在這個投票體系中,選民根據自己的喜好將候選人/候選黨派用數字1、2、3……進行排序。如果被你填為「1」的候選人因得不到足夠的選票而落選,你這一票就會轉移到被你填為「2」的候選人身上。如果這個候選人也因得票不足而落選,你這一票就又會轉移到被你填為「3」的候選人身上。只要你填滿了所有可填的數字,那你這一票最終總有落到當選幾率最高的兩名候選人之一的身上。所以,這就保證了你這一票並不會因為投給當選幾率不高的候選人而浪費。

在澳洲當前的現實中,有執政希望的只有兩大黨: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和工黨。澳洲的投票體系保證你,在這兩大黨之間做選擇的時候,並不需要把它們中的任何一個填在第1或第2,只需要保證它們兩者的前後順序合適就行了。

譬如說,如果你認為讓自由黨執政比讓工黨執政好,你就在選票上把自由黨候選人排在工黨候選人之前就行了。

二、澳洲投票體系不怕同質競爭

假若你不希望工黨執政,而你的選票上卻同時有自由黨候選人、國家黨候選人,以及從自由黨國家黨分裂出來的小黨候選人或獨立候選人,那該怎麼辦?

很簡單,你只需自由黨和國家黨都排在工黨之前,就足夠保障工黨不會漁翁得利了。例如,假設選票上共有10名候選人,你把國家黨候選人填為第8,自由黨候選人填為第9,工黨填為第10,那麼不論從1到7你填給了哪些毫無當選機會的候選人,你這張選票最終不是落在國家黨手裡就是落在自由黨手裡,而絕不會落到工黨手裡。而不論最後是國家黨候選人當選還是自由黨候選人當選,由於這兩個黨在議會是結為聯盟的,最後誰上台執政的結局是一樣的。

三、一票「多投」功效更大

選票的作用不僅僅是決定哪個黨上台執政,而且還能夠向執政黨和反對黨同時表達更細緻的選民心聲,從而影響它們在新一屆議會中運作的模式。而這種功效只有通過「小黨在前大黨在後」的方式才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來,從而起到「一票多投」的作用。

因為不論是執政黨還是反對黨,它們的政策涉及多種領域,而它們的選民在這些領域的訴求和意願卻往往五花八門,諸多不同。這些不同的訴求和意願,最後通過選票的統計和流向模式被學者、媒體和政黨自己分析出來,成為影響政黨日後政策和運作的參考或警鐘。

因此,作為選民,你在投票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小黨在前」的順序,將你的心聲和訴求更充分地表達出來。

譬如說,你雖然贊成自由黨低稅收的經濟政策而支持它執政,但卻又不同意它的環保政策,那你可以把綠黨放在自由黨之前,工黨放在自由黨之後。這看上去似乎是個很奇怪的組合,但因為綠黨最首要的標誌是環保,因此你這一票就在支持自由黨執政的同時,還多投出一個重視「環保訴求」的一票。

又如,如果你跟兩年前新出現的保守黨一樣,感到自由黨在國家安全、傳統家庭價值觀、言論與信仰自由等等方面過於軟弱和搖擺,用當下實行的詞就是過於「白左」,那你就不妨把保守黨(Australian Conservatives) 填為第1……

總之,只要你根據每個小黨或獨立候選人的特質,將其中的一些精心地安排次序放在大黨之前,那麼在大黨之前每填寫一個小黨(或獨立候選人),就等於你多投了一票,額外地表達了你一個意願和訴求,使你手上的這一票更充分地發揮了作用。

四、上下兩院投法不同

澳洲聯邦議會採用上下兩院制,選舉方式有所不同,選民投票方式也就不盡相同。

下議院又稱眾議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決定由哪個黨執政與由誰做總理組閣。聯邦眾議院採用單一制選區,每個選區只選出一名議員,任期三年。在選聯邦眾議員的選票上,選民必須將所有候選人前面的方格中都填上各不相同的數字,全部填滿,不能留空,否則會成廢票。前面所說的,多個小黨排列在大黨之前以向大黨表達額外訴求的策略,主要是用在選眾議院的選票上。

上議院又稱參議院(Senate),採用大選區比例代表制。每個州就是一個選區,共有12名參議員,每屆改選一半,即六名參議員(首領地和北領地除外,每個領地各只有兩名參議員,每屆全數改選)。由於是多名額比例代表制,得票每滿一個限額就會產生一個當選人,余票則根據選票下一選擇的比例轉移給其他候選人,因此小黨當選的機會較多。但這不是問題,因為上院的選票分布不影響由哪個黨上台執政,但小黨的席位增加了對大黨的制衡。只是這時,被你在選票上排得越靠前的候選人或黨派,越有可能真實地得到你的這張選票。所以在參議院選票排序的時候,只按你真實希望他們當選的偏好順序排列,就不要將你絕對不希望當選的候選人排在過於靠前的位置上。

譬如,假設你即支持經濟自由主義(或自由保守主義)的政黨,又希望對這類黨派中的老大自由黨有所制衡,但同時又絕對不希望一國黨得到你這張選票,那你可以選擇將保守黨放在第1,自由黨放在其後,而一國黨則放在更為靠後的位置,以確保當你的選票作為保守黨的余票按比例轉移時,是流向自由黨,而不會流向一國黨。

此外,本次大選參議院的選票投法跟以往有所不同。如果你選擇在橫線之上投(即只選黨派,不看具體候選人),必須至少選擇6個黨派填寫排序數字;如果你選擇在橫線之下投(即按具體候選人來選擇),則必須至少選擇12名候選人來填寫排序數字(多填沒關係,你願意的話可以填滿所有候選人,但決不能少填),否則會成廢票。

文:曉剛

圖:謝軍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