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E全系列介紹——VCE英語科目詳介(四):比較作文

總體來說,比較作文的上手確實要略有難度。但作為在英語第一語言大考中佔分1/3的部分,各位考生在備考時千萬不能鬆懈。同時,由於脫胎於作品作文並與之有諸多相似之處,在比較作文上多下心思,對作品作文也能有所促進。
第一教育

2019年,第一教育希望通過開設本 「VCE全系列介紹」 ,讓更多有需要的華人朋友,無論是考生們還是家長朋友們,都能夠對VCE考試有更確切的了解。這是第一教育VCE全系列介紹的第十五篇文章。在上周的文章中,我們詳細介紹了VCE聽力 (Listening)部分。那麼到此為止比,英語第二語言 (EAL) 大考中的三個板塊,就算是正式介紹完了。不過正如我們在介紹聽力部分時提及的那樣——聽力是為了替換比較作文而在英語第二語言大考中專門設置的特有板塊。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被聽力所替換掉的,也就是在英語第一語言大考中獨有的——比較作文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exts) 。

「比較作文」聽起來是個很陌生的概念,因為在中文,尤其是現代漢語的語境之中,在書面環境對兩篇文章進行比較的寫作已經是不多了。但在西方文學內,比較文學是個經久不衰的概念,大學裡有專門的比較文學專業 (Comparative Literature) ,且被認為是門檻較高的專業之一。不過,在大學的比較文學專業內,研究的範圍往往是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而在VCE英語比較作文的範疇中,對比的文學作品不僅僅有相同的語言文化背景,也往往有著類似的主題。

VCE英語第一語言大考中比較作文的內容,也隨著2017年的改革有所變動過。在2017年之前的大考中,16部比較作品共有4組4個題目要求。而從2017年大考開始,比較作文的作品被嚴格限制成兩兩劃分,因而成為了8組。改革也對題目進行了改動。在改革之前,題目共分為兩部分,一是寫作的題眼提示 (Prompt) ,二是寫作的內容要求 (Task) 。而新變動以後,題目合二為一,體制上與第一部分的作品寫作 (Analytical Interpretation of a Text) 基本保持了一致,不過開頭固定為 「Compare how」 或者 「How」 ,顯現出明顯的比較文特徵。同時,作答選項也變得多樣化。改革之後每組作品可以選擇的題目為兩個,脫離了之前只能按照一個題目思路進行寫作的限制。

題目開頭的這個 「Compare how」 ,很大程度上也表達了比較文的寫作方法,也就是兩篇文章圍繞著相似的主題,各自使用了什麼樣的表達和描寫方式。不過作為論證的文章,很大程度上文章的組織和架構基本上和作品分析作文八九不離十。文章的整個論證架構和邏輯依然由段落組成,每個段落有每個段落的分論點,而段內各自有來源於文中的例子證明該段的分論點。段落和段落之間的編排結構可以為平行,也可以為遞進,某些情況也能進行正反論證。同時,每段之中例子的架構可以有一定的更深層次的順序。除了用例子進行說明,在段內也可以提及文章的寫作手法與表達方式,以體現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將文章本身與論證融為一體,博得閱卷考官的好映像。

在比較文內,很突出的一點就是需要進行兩篇作品的融合。這個融合不僅僅體現在兩篇文章圍繞題目的中心思想和表達方式上,更要體現在使用論證的例子、人物 (Character)、原文節選 (Quotation) 上。為了充分論證是兩篇文章共同證明了一個觀點,論據內容絕不能有失偏頗。在例子、人物等論據的組織和分配上,考生在組織文章時務必要一碗水端平,體現出比較文的特徵。在分列排布上,最好也做到穿插並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確保展現出兩篇文章的鮮明特色。

由於同時涉及到兩篇作品的閱讀和積累,比較文在準備的過程中需要耗費比作品作文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時間。除此之外,比較作文在實際操作中也很難順利地結合兩篇作品的內容。因此,考生在備考過程中一定要在比較作文上多下功夫。雖然兩篇作品的內容一起考,但不建議同時閱讀兩部作品,而是最好一來把一部作品讀熟再讀另一部。這樣的話,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更容易將之前一部的內容與人物形象以及情節故事與第二部更好的對應上,同時第二部作品的部分情節設定也能更令人反思,加深對前一部作品的理解。

總體來說,比較作文的上手確實要略有難度。但作為在英語第一語言大考中佔分1/3的部分,各位考生在備考時千萬不能鬆懈。同時,由於脫胎於作品作文並與之有諸多相似之處,在比較作文上多下心思,對作品作文也能有所促進。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