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資訊

原則高於利益 敢於對北京說不的布拉格市長

捷克首都布拉格(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如果是往常,布拉格市政廳會忙於討論有關升級這座有百年歷史城市的鵝卵石街道或下水道系統。但是本月,市政府的議員們一直在辯論一個有關中國的話題及其解決方法。

近幾個月來,一個決定讓現年38歲的布拉格市長賀瑞普(Hrib)一直處於風口浪尖。

2016年,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的一個月前,布拉格的前任政府批准了布拉格與北京的姐妹城市關係,其中包括布拉格承諾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在將近三年後,經過了市政換屆,曾在台灣擔任過醫療實習生的賀瑞普在去年11月成為布拉格新任市長,上任以後他開始呼籲從協議中剔除「一個中國」的語句。他說:「姐妹城市協議不應包括與城市關係無關的事物。」

針對他的這番講話,北京迅速採取了報復,取消了布拉格愛樂樂團計劃在中國進行的14個城市秋季巡迴演出。為了中國巡迴演出,布拉格愛樂樂團花費了兩年半的準備時間,樂團損失了近20萬美元。

本月,北京與布拉格先後宣布終止了姐妹城市關係。

賀瑞普告訴NPR新聞:「很明顯,北京方面唯一關注的是他們的宣傳,而不是我們感興趣的政治或文化交流。」

布拉格市長賀瑞普(左)(圖片來源:wikimedia/公用領域)

 

姊妹城市關係的終止只是中國政府的一系列事件中的一個。布拉格的中國問題專家馬丁・哈拉說:「這種抵制(北京的)情緒正在慢慢醞釀。人們真的感到受騙了……與中國有關的許多事情都是由當地參與者推動的。」

哈拉注意到一家在中國擁有大量股份的捷克公司PPF集團,這是一家私人控股的金融和投資集團,資產總值超過400億美元。它的創始人彼得・凱爾納(Petr Kellner)是歐洲最富有的人之一,身家約為150億美元。PPF的貸款部門Home Credit已成為中國頂級的外國貸方之一,專門為信用記錄很少或沒有信用的個人提供貸款。

哈拉說,當Home Credit於2007年開始在中國開展業務時,北京闡明了貸方進入其市場的條件。哈拉說:「據Home Credit聲稱,他們立即被中方告知,除非中國與捷克共和國之間的關係改善,否則Home Credit別想在中國開展業務。」

因此,PPF僱用了前捷克總統澤曼,澤曼將捷克之前的反共外交政策轉變為親中國政策,並於2014年出訪北京,PPF甚至提供私人飛機將他接回布拉格。

多年以來,捷克共和國一直與北京保持距離。它的第一任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支持達賴喇嘛和中國持不同政見者的事業。但是,當民粹主義者澤曼在2013年上任時,情況發生了變化。

澤曼宣稱布拉格將成為「中國通往歐洲的門戶」,並邀請習近平進行國事訪問,並任命中國一家能源公司華信能源(CEFC)的首席執行官為榮譽顧問。

但是四年後,華新能源公司突然破產。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失蹤了,其非營利部門的負責人在美國聯邦法院裁定他犯有賄賂非洲國家元首的罪行後,在紐約入獄。

與此同時,PPF繼續蓬勃發展。總部位於布拉格的《記者》雜誌的財經記者Jiri Sticky說:「現在,PPF是捷克共和國最富有的私營公司。」PPF公司的貸款部門Home Credit現在在中國有150億美元的業務。

當Home Credit要贊助捷克最負盛名的學術機構查爾斯大學(Charles University)時,其提出的條件就是這所大學必須制止對中國的批評。查爾斯大學是許多有影響力的,對中國持批評觀點的專家學者的家園,其中包括哈拉(Hala)和他的組織西諾普斯(Sinopsis),後者審查並揭露了捷克政府與北京的可疑交易。

在了解到Home Credit贊助的要求後,該校的學生、教職員工和當地媒體狠狠的抨擊了大學領導層出售其學術自由,以取悅在中國有商業利益的贊助商。這迫使校長托馬斯・茲馬(Tomas Zima)公開道歉,他說:「我低估了對此的反應。我從沒想過這會威脅到我們的學術自由,研究自由和教學自由。」

哈拉表示,所有這些都給捷克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他說:「在一個民主國家,會有不同的聲音,人們有不同的見解,而中國則不喜歡這種聲音。」

當NPR詢問布拉格市長賀瑞普是否擔心中國政府可能將其成數以萬計的遊客限制在這座城市之外時,賀瑞普搖了搖頭。

他說:「中國遊客不在這裡停留很長時間,他們在使用自己的中國旅行社,而他們基本上不是我們要關注的遊客。」此外,賀瑞普表示,任何在夏季高峰期曾去過布拉格的人都知道這座城市已有太多的遊客。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9年10月31日 16:53

Recent Posts

全球住房負擔榜公布,悉尼列第2澳洲多城上榜,幾乎霸屏

澳洲多個首府城市在最新發布的全球住房負擔排行榜中名列前茅,悉尼位居第2,墨爾本第9,阿德萊德第14,布里斯班第15,珀斯第19,讓澳洲華人和留學生倍感壓力。 Read More

7 hours ago

澳洲最美景色成爆火旅遊景點!網友推薦不花錢就能看到!

澳洲自然風光一直備受讚譽,最近一個新晉網紅打卡地——Boroka瞭望台,更是因其絕美日出吸引了大批遊客! Read More

20 hours ago

澳洲水果價格飆升,天價藍莓現身!Woolworths:採用中國水果!

澳洲華人朋友們,最近有沒有注意到,藍莓的價格已經離譜地高了? Read More

21 hours ago

中國製造電動車在澳洲暢通無阻

儘管歐洲正在抵制中國造汽車的大量傾銷,但澳洲卻依然為中國汽車大開綠燈。據澳洲九號台新聞報道稱,澳洲每年從中國進口數十萬輛電動汽車,超越了之前對本地製造的Ford和Holden的需求。 聯邦汽車工業商會首席執行官Tony Weber表示,中國已經成為澳洲汽車的第三大來源國。 「截至2024年,澳洲售出的所有電動汽車中,超過80%是中國製造。」 Weber說。 Weber表示,由於澳洲開放市場,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很少,澳洲消費者以比其他國家更便宜的價格購買車輛。 中國電動車的大量湧進澳洲市場,澳洲消費者能夠以最便宜的價格電動汽車產品。 例如,比亞迪Seal在澳洲的售價約為5萬澳元,而在歐洲市場,消費者可能要花相當於9萬澳元的價格購買。 Weber表示說: 「澳洲新車市場已經是全球競爭最激烈、最簡單的市場之一。」 據日經亞洲報導,由於投入電動車市場的門檻低,導致大量中國企業紛紛加入生產行列。根據中國工信部的數據,去年中國國內有超過50家企業在製造新能源客車。 中國電動車產能不斷增長的速度,已遠超國內需求。中國媒體指出,綜合車商和地方政府的規劃,預計中國新能源車產能將在2025年超過3,600萬輛,預估全年銷量約1,700萬輛,因此會有近2,000萬輛的過剩產能。 中國的過剩產能,加劇了全球對於中國電動車出口海外將大打低價割喉戰的擔憂。在中國製造的西方電動汽車品牌以特斯拉、雷諾、達契亞和寶馬為主。出口到歐洲的中國車型包括比亞迪Atto3、上汽的MG以及吉利的沃爾沃等。 歐盟委員會表示,中國品牌電動汽車的價格通常比歐盟製造的車型低20%。 上個月,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的關稅提高到100%。據分析估計,歐盟委員會最快本周將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臨時性懲罰關稅。歐盟指責中國向電動汽車製造商提供補貼來扭曲競爭。分析師預測,歐盟會在目前10%的基本關稅基礎上額外徵收10%至25%的懲罰性關稅。… Read More

1 day ago

我簡直迷上了悉尼的冬天,竟然比夏天還要有趣!

悉尼的冬天不無聊,溫泉、滑雪、滑冰等精彩活動比夏天更好玩,快來看看悉尼冬季的樂趣吧! Read More

1 day ago

澳大學生作弊行為激增 遭「槍手」勒索舉報

疫情後大批留學生返回澳洲,但很多持學生簽證來澳洲的人可能是來從事性交易或者是來工作掙錢的,所以為了完成學業,很多人找「槍手」幫助代寫論文、作業。 Read More

2 day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