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三罷」成戰場 警開3槍實彈 21歲男子命危

香港警察周一(11日)上午在港島西灣河朝示威者連開3槍實彈,導致2人受傷,其中一人右腎和肝臟部分被切除情況危殆。
新聞 • 資訊

香港部分市民周一(11日)早發起罷工、罷課和罷市的「三罷」行動,以悼念在示威活動中死亡的科技大學學生周梓樂,還有一些示威者響應「和理塞」設置路障堵地鐵進行抗爭。當日上午,有示威者在港島西灣河以垃圾及雜物設路障,期間現場警察朝示威者發射3槍實彈,導致2人受傷,其中一人右腎和肝臟部分被切除情況危殆。

據香港電台報道,從網傳拍攝的影片可見,早上7時許在西灣河太安樓對面,有黑衣人士聚集及以雜物堵路,交通警到場驅散,並撲向一名站在斑馬線的男子,警察將他制服期間取出手槍,朝著旁邊的一名黑衣人開槍,又向另一名黑衣連開兩槍,兩人都倒地不起,警察再向兩人揮動警棍將他們制服,並繼續持槍戒備,現場遺下血跡。

【西灣河警開真槍 更詳盡片段】發射最少三實彈 最少一人中彈倒地

【西灣河警開真槍 更詳盡片段】發射最少三實彈 最少一人中彈倒地網民發起今早「周圍塞」配合「三罷」行動,在西灣河,有警員與示威者糾纏時,發射真槍實彈,由 Cupid Producer 現場拍攝的片段可見,警員疑最少開了三槍,最少一人明顯中彈即時倒地。更詳細報道:https://bit.ly/2q34SeG光頭警長:這才是國際標準 黃大仙警:開三槍少得滯https://bit.ly/33B9Aiw警包圍多家大學 與學生對峙向理大中大校園射催淚彈、橡膠彈https://bit.ly/2Cz4LdM11.11 各區行動不斷更新:https://bit.ly/2CsI7DE(片段來源:丘品新聞 Cupid Producer)

Posted by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on Sunday, 10 November 2019

據明報報道,事件導致2人受傷。其中一名21歲的男子情況危殆,已被送至東區醫院搶救,現正在ICU內觀察。報道指,該男子右腎及右肝被子彈碎片割傷,肝門靜脈被壓破(crushed),在接受緊急手術期間,該男子一度心跳停頓要接受心肺復甦術,手術在上午10點半左右完成,當時有3名防暴警和3名刑事偵緝探員(CID)尾隨進入ICU,門外還有兩名防暴警看守。據了解,當天在現場的另一名傷者不需接受緊急手術。

立法會議員陳志全在其facebook專頁表示,今早中槍受傷的男子是慈幼英文學校(中學部)的師弟。有慈幼校友亦稱傷者是該校舊生。另有消息指,事發現場有三位專業教育學院(IVE)導師指傷者應為其學生。

Posted by 陳志全議員(慢必)專頁 on Sunday, 10 November 2019

警方當天上午在臉書發文承認在西灣河拘捕違法者時曾開槍和射中一名男子,也提到在沙田及東涌也有警察曾拔出配槍及持槍。聲明還否認網傳警隊高層下令前線警察可以在11日的行動中可「胡亂開槍」的說法。

據現場視頻以及目擊者證實,警察朝示威者發射實彈時,示威者手中並沒有武器,且警察開槍時非常接近人群。然而警方的聲明中並未就這些引發爭議的問題做出回應。

民權觀察發言人王浩賢回應西灣河有警員向示威者開實彈槍,表示影片所見當時示威者並沒有手持武器,質疑警員當時是否可以使用其他武器。他在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根據警隊指引,警員必須在生命受到威脅、沒有其他更低武力選項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實彈槍。

王浩賢認為警方需詳細交代事件,並獨立調查開槍事件,認為警員當時有其他武器選擇,包括警棍或胡椒噴霧,應付無手持武器的示威者。

港警11日在西灣河朝示威者連射三發實彈。( ANTHONY WALLACE/AFP via Getty Images)
港警11日在西灣河朝示威者連射三發實彈,現場遺下血跡。( ANTHONY WALLACE/AFP via Getty Images)

市民周小姐致電節目《千禧年代》就事件發表意見,指網上影片非常清晰,形容對警察開槍的做法氣到發抖,認為警方不需要拔槍,指示威者當時手無寸鐵,警方卻把開槍當做揮警棍,又稱:」「即刻獨立調查,不可能再等,係咪(是不是)開多幾槍死多幾個人先(才)做?」

據香港01報道,民主黨周一上午發表聲明,指對警察當天早上在鬧市開多槍及駕駛摩托車撞向人群等舉動非常憤怒,並予以強烈譴責。民主黨批評,警察在示威者受槍傷倒地後,仍粗暴移動傷者,可能加劇其傷勢,行為令人髮指,又指交通警在葵芳以機車撞向示威者,做法不但違反警察通例,更容易造成人命傷亡,有關警察涉嫌觸犯危險駕駛及傷人罪名。

民主黨批評,警方使用過份武力激化更多衝突,「止暴制亂的後果是愈止愈亂,令社會形勢更為嚴峻」,該黨嚴正要求警方立即停止濫權、濫暴行為,停止傷害市民,激化社會矛盾,並重申政府必須接納五大訴求,避免局勢升溫,包括嚴正要求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嚴肅追究警方責任,以及重組警隊。

 

責任編輯:米蘭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