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澳洲】「春節」引發的聯想

中國人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能準確地推測出「立春」的日期······
人在澳洲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上一個春節過節時的熱鬧情景還清晰地浮現在眼前,下一個春節又正向我們走來,又快要迎來了我們中華民族一年當中最隆重、最熱鬧的大喜節日——春節。

世界上現有的全人類都過的以地球環繞太陽公轉到特定的位置點來規定的節日,好像只有每年1月1日的元旦為節日,其他節日似乎都跟地球公轉所造成的季節變化並無關係,唯獨中國以及周邊同中國有著悠久歷史淵源的幾個國家,除了元旦節之外,還有兩個節日是與地球公轉到一個特定的位置點有著直接的關係,一個就是春節,另一個就是中秋節。

元旦節的規定是根據地球環繞太陽公轉一周,它自身也同時自轉了365周即365天為一年來規定的,但是地球環繞太陽公轉一周實際時間為365天又5小時48分多鐘,因此,地球每年都欠5個多小時的路程才夠一圈,4年之後一共欠了24個小時左右的路程,到第5年就要增加1天,才能保證元旦日這個起點不會變化很大,如果不增加這1天,對北半球來說,元旦日就會慢慢變成不是在冬天,而是在秋天、夏天、春天了。中國的春節日也不是隨意定的,它必須與立春節令日的到來相吻合,所以叫做春節。

中國有史以來使用的是農曆,春節就是農曆新的一年的第一天。農曆月是以月亮一圓一缺為一個月,而月亮環繞地球轉一周平均不足三十天,有些月份二十九天,有些月份三十天,因此,在中國有這麼一句話「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也有一半左右的月份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以2019年的農曆年為例,六個月為二十九天,六個月為三十天,全年只有354天,與地球公轉一周相差11天,因此,每隔幾年就得增加一個月,叫做潤月,這是把以月亮圓缺十二次為一年同地球公轉一周為一年所出現的時間偏差進行修正,不然中國農曆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就不會保持在立春節令附近,甚至會提前到秋天、夏天。由於農曆與公曆存在較大的時間偏差,因此,春節日就比元旦日的變動大得多,不過一般都在每年公曆元月下旬到2月中旬這段時間,總的離「立春」節令不會很遠,有些年份是在立春前後兩三天,2019年2月4日是「立春」節令,第二天2月5日就是中國農曆一月一日。

spring festival 圖片來源:Flickr

在哥白尼之前,世界上沒有多少人知道地是一個球,而且是環繞太陽不停地轉動,其自身也不停地自轉的球,也不知道地球環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球圍繞它自身連接兩極的地軸自轉的平面有5度傾斜,而且傾斜的方向在地球公轉的任何位置都保持不變。正是由於地球這一特性,就使得太陽光照射到地球的表面非常公平、非常公正地在南北半球之間來回分配其光和熱。其中從太陽陽心到地球球心之間這一條無形直線上的太陽光線,是太陽與地球之間距離最短的光線,也是溫度最高的一束光線,在中午12點時,它能使樹木、建築物、以及直立的人體的影子落在自身的腳下,它能使垂直的水井底完全可以見到陽光。這束光線被稱為直射光線,其他光線都不是直射光線。從地面上看,是太陽光線在移動,從宇宙空間看,是地球的轉動特性主動迎合陽光的結果。這條直射光線在地面上的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循環,往返一次就是一年。在哥白尼以前,人們以為是天圓地方,是太陽、月亮圍著地轉動,因此有「東升西落」的說法,人們只感覺到在一段時間內,氣候溫和宜人,再過一段時間變得炎熱難受,又過一段時間變得涼爽舒適,再過一段時間又變得冰天雪地、寒氣襲人。人們把氣候一年當中這四個變化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中國人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能準確地推測出「立春」的日期。除立春之外,中國人的祖先還長期根據太陽光的光線照射到地面上的同一部位的變化情況,準確地推測出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這幾個與近、現代科學測出的結果十分吻合的節令。以公曆來推算(公曆閏年只多1天,變化不大),春分(南半球為秋分)在3月22日左右,太陽光的直射光線照射在赤道。立夏(南半球為立冬)在5月5日左右,直光照射在北緯11度43分左右,這條緯度經過的具體地理位置在柬埔寨的金邊附近。夏至(南半球為冬至)在6月22日左右,直光照射在北回歸線上。到此為止,太陽直光不再向北移動,而是向南返回,8月7日左右到達金邊為立秋(南半球為立春)。9月22日左右到達赤道為秋分(南半球為春分)。秋分就是秋天到了中間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處在中國農曆八月份,在這個時間段里,秋高氣爽、冷熱宜人、秋花盛開、五穀豐登、瓜果成熟、豐收在望,是一年當中最有收穫、最使人高興的季節,所以中國人把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加以慶賀,因為這天的晚上月亮圓圓滿滿,是闔家團圓的節日,這天一般就在秋分節令日前後幾天。秋分日與中秋節,一個是以太陽的直射光線照到赤道來定,一個是以月亮圓滿的那一天來定,日期出現是會有偏差的(2019年的中秋節在秋分前10天),但終究是在秋分節令日附近,不失為中秋之意。11月7日左右太陽光的直射光線到達南緯11度43分左右為立冬(南半球為立夏),這條緯度經過的具體地理位置在澳大利亞的達爾文附近。12月22日左右到達南回歸線為冬至(南半球為夏至)。到此為止,太陽直射光線向北返回,2月4日左右又回到達爾文,為立春(南半球為立秋),之後就是依次出現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立春,就這樣年復一年不停地往返,年復一年很有規律地出現春夏秋冬的不停交替。上面所說到的這些節令出現的日期都帶「左右」一詞,是因為它們出現的日期每年幾乎都有一天的偏差。

這些節令出現在中國的農曆曆法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耐人尋味的是,很早以前,人們是怎樣認識到這些規律的。在中國的土地上,能找到太陽光直射光線經過的地方,只有一條經過華南的北緯23度27分地區之後即向南返回的北回歸線,其他經過的特定地點如北緯11度43分、赤道、南緯11度43分、南緯23度27分即南回歸線,都不在中國的土地上。那中國人的祖先是怎樣觀測到在中國以外的地方的太陽直射光線呢,莫非他們跨山越水一直跟蹤到南回歸線去?這不可能,也沒有看到過這方面的有關資料,但這些節令的確定又必須要和太陽光線直射到地面一個特定部位相吻合。在幾千年前,人們對天文地理的知識可以說是不深刻的,也沒有象現在這樣有各種各樣科學的先進的觀察測量儀器設備。可是,中國人的祖先在很早的時候就憑藉著春夏秋冬四季對太陽在天空行走的路徑變化,以及它的光影在地面長短和位置的變化,憑藉著簡單的觀察手段,就能探索出這些節令如此準確的和有規律的發生日期,說明他們的智商是很高的。除此之外,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對世界的發展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另外,1405年到1433年,中國人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歷時28年,從中國的長江口出發,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地區,比哥倫布1492年橫渡大西洋發現美洲大陸早87年,航行的距離一次單程就比從歐洲西海岸到美洲東海岸的距離長得多。鄭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面旗幟,也是中華民族的光榮與自豪,再加上中國古代發達的經濟和輝煌的文化,就足以說明中國不愧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