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土味宣傳效果差 兒歌《方艙醫院真神奇》引輿論熱議 網民:放過孩子吧!

中國黨媒央視把《方艙醫院真神奇》在互聯網播放,引發網路熱議。有網民表示「朝鮮都不用這種宣傳了,再說人命關天下這種把孩子畫成跟妖怪似的合適嗎?」。

武漢肺炎疫情還未結束,中國當局就對外宣稱「抗疫成功」。近日,湖南官方製作的歡快兒歌《方艙醫院真神奇》出現在各大媒體和社交平台中。有輿論稱,該歌曲不但未能激起民眾抗疫的樂觀精神,反倒起了反效果,就連官方媒體都看不下去,對該現象進行批評。

《方艙醫院真神奇》由湖南兒童文學作家譚哲作詞,青年作曲家卜文正、蔣軍榮作曲,並由曾在湖南長沙獲當地聲樂大學獎項的11歲男童范銘軒演唱。

《澎湃新聞網》聲稱,該首歌曲對於方艙醫院刻畫細緻,「有助於患者對抗病毒、舒緩緊張」,影片中的男童滿臉撲粉,畫眉、擦口紅,「為拍攝影片費盡苦心」云云,講述方艙醫院「加速病患康復、強身健體,與社會共同抵抗疫情的樂觀主義精神」等。

中國黨媒央視把歌曲製作成短片在互聯網播放,引發網路熱議。有網民表示「這種宣傳方式不忍直視,能不能放過孩子?」、「給孩子畫一個好一點的妝吧」、「朝鮮都不用這種宣傳了,再說人命關天下這種把孩子畫成跟妖怪似的合適嗎?」、「點開就像恐怖片,不寒而慄的感覺,再說現在歌頌合適嗎?疫情沒結束,責任也未清算,又要這樣搪塞過去嗎?」

就連北京官媒都看不下去了。新京報刊登評論指出,抗擊疫情是一件嚴肅而沉重的事情,將方艙醫院化為歡快兒歌的素材,不僅淡化了抗疫的災難底色,也消解了抗疫的嚴肅性。它讓人覺得是在強行歌頌災難。

評論說,文藝作品的創作應該建立在正視「疫情帶來的傷痛」這一基礎之上,文藝創作也應該保持基本的人文關懷視角。「面對如此沉重的疫情,保有敬畏之心,也是一個文明社會的底色。」

新京報專欄作家韓浩月說,寫給兒童的抗疫作品難度很高,必須有情感元素的灌注,他還以台灣電影主題曲《魯冰花》為例表示,這首歌就做到了用簡單的歌詞乘載對母愛的深沉表達。兒歌要讓孩子了解正在發生的歷史事件,但是「需要方法與技巧」。

責任編輯:白新宇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20年3月17日 17:11

Recent Posts

聯邦預算案的贏家與輸家

聯邦預算案的贏家與輸家 Read More

1 hour ago

一周內三艘難民船抵澳 工黨邊境管理再遭質疑

澳大利亞邊境部隊上周截獲了三艘非法抵達澳洲海岸的船隻,其中兩船尋求庇護者仍被留在海上,而不是立即送往諾魯進行離岸處理,這引發了人們對政府是否將把他們遣送回國的疑問。 Read More

4 hours ago

Woolworths新安全措施「偷偷摸摸」 招致批評

Woolworths 的一個防賊新舉措引發了爭論。據透露,這家超市巨頭會指派工作人員,暗中在超市過道監視顧客的舉動,尋找可疑之人,並提前通知收銀員留意。 Read More

5 hours ago

澳政府告訴大學 減少對中國和印度的依賴

澳洲聯邦政府告訴大學校長們,要減少對中國和印度的依賴,並鼓勵教育機構吸引更多海外學生學習護理和醫療保健等課程,而對商業課程設置了新的障礙。 Read More

6 hours ago

第60屆紅盾慈善募捐活動正式開幕

本周一(5月6日),新州國庫部長、上議院議員丹尼爾·穆赫伊(Daniel Mookhey)與救世軍(Salvos)區域指揮官米麗婭姆·格魯亞斯(Miriam Gluyas)專員共同宣布知名慈善組織救世軍的年度多元文化紅盾募捐活動正式開幕。文化背景多元,代表超過30多種語言的主要商業、社區、媒體代表參加了本次在悉尼舉辦的活動慶典。 救世軍的旗艦籌款活動 「紅盾募捐」是全澳規模最大,持續開展歷史最悠久的逐戶拜訪慈善籌款活動。今年迎來本活動60周年,救世軍設下全國籌款3800萬澳元的目標,用於全國各地區的重要慈善工作,也包括救世軍深入多元文化社區的各個支持項目。 救世軍區域指揮官米麗婭姆·格魯亞斯(Miriam Gluyas)專員說:「過去140年來,救世軍一直與多元文化社區同行,為多元文化社區提供亟需的支持,我們會繼續為這些社區提供服務及支援項目,創造有持續性的積極影響。」 「多元文化社區內有眾多關心自己社區福祉、為自己社區提供支援的領頭機構和個人,救世軍多元文化募捐活動開幕慶典是救世軍組織與這些機構及個人合力交流的極好機會。此外,我們也特別感謝澳大利亞多元文化宣傳機構MultiConnexions過去20多年來為救世軍以及主辦該開幕活動所做出的貢獻。」 丹尼爾·穆赫伊說:「多元文化社區是澳大利亞經濟和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澳大利亞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都有舉足輕重的貢獻,我們為澳洲多元文化社區感到自豪。今天能夠在此開啟2024年救世軍第60屆面向多元文化社區的紅盾募捐活動,我深感榮幸。救世軍十分寶貴,是一家承載關愛及包容文化的慈善組織,救世軍會幫助任何有困難的人士,無論其背景如何。」 每年,救世軍通過其在全國各地的400多個服務中心和2000多個服務機構在無家可歸、成癮酗酒康復、青年支持、家庭暴力、經濟困難等等領域提供各類支持幫助。 如果您希望捐款回應救世軍紅盾募捐,或者如果需要救世軍的支援,請訪問salvationarmy.org.au或撥打13 SALVOS。     Read More

7 hours ago

【母親節特輯】12對母子的感人故事(下)

更新於 :2024-05-12 15:26 文/清簫   (接上期)母親節將至,筆者精選中國歷史上12對母子間的感人故事。這些孝子中有帝王將相,亦有平民百姓;有日夜陪伴的點點滴滴,亦有天人永隔的真情流露。   江革行佣供母 東漢有一位孝子名叫江革,《後漢書》與《二十四孝》都記載了他的孝行。 江革從小失去父親,只能和母親相依為命。彼時正值亂世,許多盜賊為非作歹,因此江革背著母親離家逃難。路上既危險又飢餓,歷經險阻,靠在野外採摘食物存活。母子二人數次遇到強盜,每次江革都哭著求情,說自己要繼續贍養老母,請求放他們一條生路。劫匪為此感動,於是不再傷害他們,甚至幫他們指引避難的方向。 後來江革逃到下邳,窮困到買不起衣服鞋子。但他不辭辛苦,勤奮打工掙錢,想盡辦法讓母親吃飽穿暖。《後漢書》稱:「便身之物,莫不必給」,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凡是母親需要的東西,一件都不會少。而他自己卻常常光腳。 (圖:Adobe Stock)   建武末年,江革與母親返回家鄉。每逢縣內核查戶口,江革都考慮到母親年邁,不能坐在搖晃劇烈的馬車中,於是親自在兩轅間拉車,代替牛馬。從此同鄉們給他起了個綽號——「江巨孝」,以表達對他的欽佩。… Read More

7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