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

【人在澳洲】中秋感念

2005年9月19日內人去西安,家中我一個人,大清早張老師敲門給我送來八月十五月餅,中午又邀請我到他家吃南瓜面。

樓下斜對面是張兆慶和毋劍秋老師的家。張老師曾是華清中學副校長,謙虛謹慎,一副文質彬彬學者形象。七十多歲退而不休,一直返聘管理高三年級學生的學習生活。老先生認真負責,孜孜不倦地巡迴檢查學習秩序,循循善誘地解決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堪稱「華清風範」校風、校訓型模下的模範標像。夫人毋劍秋老師開朗大方,人緣好,每日人來人往,門庭若市。門口小花園種植的香椿樹筆挺芳香,紅玉蘭向陽怒放,花飛蝶舞,一派欣欣向榮的溫馨景象代表主人向過往來人招手致意。我們兩家情投意合,睦鄰友好,常來常往,最相契厚。

 

2005年9月19日內人去西安,家中我一個人,大清早張老師敲門給我送來八月十五月餅,中午又邀請我到他家吃南瓜面。張老師夫婦年齡大了,幹什麼事都不容易,我不想給他們添麻煩,推辭不去,卻抵不住他們的真情實意。午飯後,張老師饒有興緻地與我對坐下來談天說地,縱論宗教信仰、法制文明、師教與師德,好像要把心中多年要說的話一下子向知己的朋友說完。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啊,面對長者釅釅的親情,我認真聆聽平日少言寡語一個學者難得的宏觀高論,一直到下午三點多才兩相分手作別。

 

不知什麼原因,晚上我心緒不寧,久久難以入睡,11點50分,正有點迷糊,突然,聽到毋劍秋老師急促的電話聲:「拜工:快!快!出大事了!」我不由分說,立即穿戴衣服跑步到張老師家一看,家裡的水龍頭年久失修,晚上水壓大,衝破鏽蝕的管道,水流嘩嘩,二位老師內衣內褲,衣服濕透,臉色蒼白,張老師滑倒在餐廳十公分左右深的水池裡,毋老師緊緊地拽著張老師一隻手,無力地掙扎著想拽起來卻拽不起來。我趕快跑上去半拖半背把張老師放到客廳小床上,蓋上小被子,他深情地看了我一眼,無力地說:「拜——工——來——了。」事態緊張,刻不容緩,立即電話通知兒女前來,並呼叫救護車送到縣醫院檢查。經檢查大腦出血117毫升,縣醫院沒有能力治療,連夜兒女們送到西安唐都醫院急診,我回到家已是凌晨四點多了,怎麼也睡不著,迫不及待地電話問大女兒曉春的消息,得知搶救無效,敬愛的張老師於2005年9月20日溘然長逝,享年七十六歲。由此,9月19日一天成為我與張老師相聚終結的永逝點,眼眶像漲潮一樣向外傾瀉著淚水!9月22日受張老師家人的委託,我代表親朋好友在臨潼殯儀館舉行的追悼會上為張老師致追悼詞。

 

張老師出身大家,父親建築師,與民國時期大師于右任多有交往,可惜于右任老先生贈送的珍貴字畫文革中被毀於一旦。在家庭的熏陶培養下,他談吐斯文,心地坦誠,淡泊名利,潔身自好,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全身散發著一副貴族氣息,深受全校師生的愛戴。大千世界猶如一座修道院,在這座修道院里,張老師以善良勤懇的品性待人和工作,形似一位高尚慈悲的修行者,因此,他的愴然離世,也許是功成圓滿受上蒼之召,魂歸閬苑。

 

張毋二位老師恩愛夫妻,張老師無病無災突然離世給毋老師造成精神上的強烈打擊,她一反往日無憂無慮的笑容,看見我珠淚滂沱,對著張老師的照片欲語凝噎,將心比心,誰能經得起這不經意間的月落星沉!

 

記得2004年元月20日是張老師和毋老師的金婚紀念日,我曾寫詩以示祝賀:

 

才子佳人牽酥手,唇齒相依五十秋。

行相扶,寢相依,細語綿綿最知音。

鴛鴦飛,心歸一,情深合巹敬如賓。

日月鋪就金光道,相濡以沫再塑五十春。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二位老師沒有等到第二個五十金婚,好端端中途分手,怎不讓人潸然淚下!

 

一晃十五年過去了,毋老師不甘寂寞,懷著深沉的思念之情,踩循著鵲橋也去尋找她的另外一半了。遠道歸來,看見教室里奮發向上的學子,就想起盤桓在教學樓各個區域張老師謙卑而莊敬的身影。人去樓空,微微的涼意直沁心脾,門口筆挺的香椿樹已經枯死,芳香的紅玉蘭樹早已不見蹤影,小院落雜亂無章,門可羅雀,睹物思人,此情此景,一種不可名狀的感受湧上心頭,逝者去矣,生者當是,思念的情景縈繞在眼前,他們的音容笑貌永遠活在我的心間。

 

(2022年9月10日中秋)

 

作者:拜懷德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22年10月24日 11:29

Recent Posts

聯邦預算案的贏家與輸家

聯邦預算案的贏家與輸家 Read More

3 hours ago

一周內三艘難民船抵澳 工黨邊境管理再遭質疑

澳大利亞邊境部隊上周截獲了三艘非法抵達澳洲海岸的船隻,其中兩船尋求庇護者仍被留在海上,而不是立即送往諾魯進行離岸處理,這引發了人們對政府是否將把他們遣送回國的疑問。 Read More

6 hours ago

Woolworths新安全措施「偷偷摸摸」 招致批評

Woolworths 的一個防賊新舉措引發了爭論。據透露,這家超市巨頭會指派工作人員,暗中在超市過道監視顧客的舉動,尋找可疑之人,並提前通知收銀員留意。 Read More

7 hours ago

澳政府告訴大學 減少對中國和印度的依賴

澳洲聯邦政府告訴大學校長們,要減少對中國和印度的依賴,並鼓勵教育機構吸引更多海外學生學習護理和醫療保健等課程,而對商業課程設置了新的障礙。 Read More

8 hours ago

第60屆紅盾慈善募捐活動正式開幕

本周一(5月6日),新州國庫部長、上議院議員丹尼爾·穆赫伊(Daniel Mookhey)與救世軍(Salvos)區域指揮官米麗婭姆·格魯亞斯(Miriam Gluyas)專員共同宣布知名慈善組織救世軍的年度多元文化紅盾募捐活動正式開幕。文化背景多元,代表超過30多種語言的主要商業、社區、媒體代表參加了本次在悉尼舉辦的活動慶典。 救世軍的旗艦籌款活動 「紅盾募捐」是全澳規模最大,持續開展歷史最悠久的逐戶拜訪慈善籌款活動。今年迎來本活動60周年,救世軍設下全國籌款3800萬澳元的目標,用於全國各地區的重要慈善工作,也包括救世軍深入多元文化社區的各個支持項目。 救世軍區域指揮官米麗婭姆·格魯亞斯(Miriam Gluyas)專員說:「過去140年來,救世軍一直與多元文化社區同行,為多元文化社區提供亟需的支持,我們會繼續為這些社區提供服務及支援項目,創造有持續性的積極影響。」 「多元文化社區內有眾多關心自己社區福祉、為自己社區提供支援的領頭機構和個人,救世軍多元文化募捐活動開幕慶典是救世軍組織與這些機構及個人合力交流的極好機會。此外,我們也特別感謝澳大利亞多元文化宣傳機構MultiConnexions過去20多年來為救世軍以及主辦該開幕活動所做出的貢獻。」 丹尼爾·穆赫伊說:「多元文化社區是澳大利亞經濟和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澳大利亞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都有舉足輕重的貢獻,我們為澳洲多元文化社區感到自豪。今天能夠在此開啟2024年救世軍第60屆面向多元文化社區的紅盾募捐活動,我深感榮幸。救世軍十分寶貴,是一家承載關愛及包容文化的慈善組織,救世軍會幫助任何有困難的人士,無論其背景如何。」 每年,救世軍通過其在全國各地的400多個服務中心和2000多個服務機構在無家可歸、成癮酗酒康復、青年支持、家庭暴力、經濟困難等等領域提供各類支持幫助。 如果您希望捐款回應救世軍紅盾募捐,或者如果需要救世軍的支援,請訪問salvationarmy.org.au或撥打13 SALVOS。     Read More

9 hours ago

【母親節特輯】12對母子的感人故事(下)

更新於 :2024-05-12 15:26 文/清簫   (接上期)母親節將至,筆者精選中國歷史上12對母子間的感人故事。這些孝子中有帝王將相,亦有平民百姓;有日夜陪伴的點點滴滴,亦有天人永隔的真情流露。   江革行佣供母 東漢有一位孝子名叫江革,《後漢書》與《二十四孝》都記載了他的孝行。 江革從小失去父親,只能和母親相依為命。彼時正值亂世,許多盜賊為非作歹,因此江革背著母親離家逃難。路上既危險又飢餓,歷經險阻,靠在野外採摘食物存活。母子二人數次遇到強盜,每次江革都哭著求情,說自己要繼續贍養老母,請求放他們一條生路。劫匪為此感動,於是不再傷害他們,甚至幫他們指引避難的方向。 後來江革逃到下邳,窮困到買不起衣服鞋子。但他不辭辛苦,勤奮打工掙錢,想盡辦法讓母親吃飽穿暖。《後漢書》稱:「便身之物,莫不必給」,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凡是母親需要的東西,一件都不會少。而他自己卻常常光腳。 (圖:Adobe Stock)   建武末年,江革與母親返回家鄉。每逢縣內核查戶口,江革都考慮到母親年邁,不能坐在搖晃劇烈的馬車中,於是親自在兩轅間拉車,代替牛馬。從此同鄉們給他起了個綽號——「江巨孝」,以表達對他的欽佩。… Read More

9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