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饕餮美食

迎元宵——漫談食俗話湯圓

新年第一個月圓日,黃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即將來臨,除了和家人齊聚一堂吃湯圓,了解湯圓的前世今生,也更能感受中國文化底蘊。

走過歷史 湯圓的前世今生

元宵節的應節食品,在唐代鄭望之《膳夫錄》中記載:「汴中節食,上元油錘。」南北朝時已有油錘,在米粥或豆粥上澆淋肉汁,用來祭祀。根據古書記載,唐朝油錘類似後代的炸元宵,亦有「油畫明珠」美名。

唐代元宵節也吃「面蠶」,在呂原明《歲時雜記》中說:「京人以綠豆粉為蝌蚪羹,煮糯為丸,糖為臛,謂之圓子鹽豉。撚頭雜肉煮湯,謂之鹽豉湯,又如人日造蠶,皆上元節食也。」

湯圓(圖片來源:高妍晨攝影/看中國)

南宋出現的「乳糖圓子」,推估是有餡湯圓的前身。宋代明州以白糖、黑芝麻、豬油做成餡,下鍋時先沉後浮,名為「浮元子」。「湯」是熱水之意,後來逐漸稱作湯糰、湯圓。

明代時就稱呼這種糯米糰子為「元宵」,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御膳房精心特製的「八寶元宵」,堪稱當時的創意美食,讓元宵更添風味。

佳節美食 元宵和湯圓不同

湯圓(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許多人不解:去年歲末冬至才吃過湯圓,相隔一個半月,新年元宵節又吃一次湯圓?其實不然,兩種食物貌似相同,做法卻完全不同。

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民間有搓湯圓祭拜神明、祖先,祈求團圓、圓滿的習俗,吃湯圓就代表長了一歲。而元宵節吃的當然叫做「元宵」,同樣有全家團圓的含義。

中國五千年歷史淵遠流長,地大物博,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各地有不同的元宵節食俗,在製作方法上也存在南北差異。簡言之,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是「包」出來的;北方元宵多用籮滾手搖的方式,南方湯圓則以手心揉成團來製作。

雖然明代劉若愚《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記載,元宵「其製法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白糖為果餡、洒水滾成,如核桃大小,即江南所稱湯圓也。」認為北方所說的元宵就是南方說的湯圓,但一般對元宵和湯圓仍有區分。

多彩多姿 元宵節傳統食俗

元宵節除了吃元宵、湯圓以外,還有一些傳統食俗流傳至今:

❶油錘:油錘在唐宋即有,餡心甘甜,味道脆美,類似炸元宵。不同地區又加入一點當地特色,演變出許多不同的名稱,如:煎堆、麻團、麻圓、油堆等。

油錘(圖片來源:Adobe Stock)

❷黏糕:又名年糕,寓意「步步高升」,製作較費時,唐代名醫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食治》記載:「自梁米、昧甘、微寒、無毒、除熱、益氣。」唐代以後,元代也有元宵節食糕的習俗。

麵條(圖片來源:Adobe Stock)

❸麵條:江北地區民諺雲「上燈元宵落燈面,吃了以後望明年」,當地人元宵節晚餐要吃麵條,落燈時吃面,諧音寓意喜慶「綿綿不斷」。

❹面燈:流行於北方地區,面燈是用麵粉做的燈盞,形式多樣,燈盞內放食用油點燃,或將面燈放鍋中蒸,視燈滅後餘油或蒸熟後盞中留水多寡來卜一年的水、旱情形。清咸豐年間山西《澄城縣誌》:「正月十五日蒸蕎麥麵為燈盞,注油燃燈,次早食之。」

餃子(圖片來源:Adobe Stock)

❺餃子:北方人喜歡麵食,元宵節和過年一樣有吃餃子的習慣,餃子如元寶狀,有「招財進寶」之意。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圓」的食俗,亦即正月十五吃餃子,正月十六吃元宵。

❻元宵茶:陝西等地流傳吃元宵茶的風俗,在熱湯麵中放入各種菜和水果,類似古時候的「元宵粥」,營養更全面。

❼棗糕:棗子的諧音是「早生貴子」,棗糕原是清朝宮廷的御用糕點,寓意「吉祥如意」,滋味香甜,食之有護肝、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養顏防衰等功效,豫西一帶的人們喜歡在元宵節吃棗糕。

❽豆麵糰:昆明人在元宵節喜歡吃豆麵糰,做法類似元宵,先將豆炒熟後磨面,團成丸子,再用水煮熟,口感甚佳,寓意團團圓圓。

❾生菜:生菜諧音「生財」,象徵富貴吉祥,廣東人在元宵節喜歡以生菜拌糕餅煮食,用喜慶食物圖一個好意頭。

生菜(圖片來源:Pixabay)

❿油茶:大陸山區在元宵節夜晚有「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的習俗,打茶是以筷子攪麵粉下鍋,做成油茶,亦稱麵茶,用熱水沖泡來吃。扁食,則指餃子。

⓫饅頭、麥餅:浙江浦江一帶的人們元宵節吃饅頭、麥餅。饅頭為發麵,麥餅為圓形,寓意「發子發孫大團圓」。晚餐時家家戶戶都會傳出拍麥餅的聲響,飄出誘人的麥餅香。

文章節選自《看中國會員專刊》第 63期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24年2月22日 15:48

Recent Posts

專題:習近平出訪歐洲三國

5月5日至5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隔五年首次出訪歐洲三國,除了重頭戲法國之外,還去了塞爾維亞和匈牙利。 Read More

13 hours ago

因應下一波大流行 台灣不能缺席

中華民國(台灣) 衛生福利部薛瑞元部長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薛瑞元部長 歷時三年的COVID-19大流行,不僅造成眾多生命消逝,加劇各種健康不平等現象,亦導致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經濟衰退,對世界上每個人的生活帶來持續影響,顯示既有的全球衛生治理架構並不能有效因應全球衛生安全危機。雖然COVID-19疫情不再是「國際關注的緊急公共衛生事件(PHEIC)」,國際貿易與經濟活動幾乎已恢復正常,但如同世界衛生組織(WHO)所不斷提醒的,「X疾病(Disease X)」大流行的威脅仍近在眼前,各國政府應共同提升全球衛生治理及全球衛生安全。 WHO與許多國家在COVID-19疫情的中期就開始進行檢討。針對現行國際衛生條例(IHR)在此次危機應變所暴露出的局限性,未來該條例的條文將據以調整,包括強化監測通報與分享機制、提升應變數能、調整PHEIC型態及宣布門檻等;同時新的大流行病協定(Pandemic Agreement)也在積極討論中,期待藉由制定新的全球疫病治理框架,納入問責制、透明度、公平性,做為全球因應下一波大流行的規範依據,並有望於第77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 我國雖非WHO會員國而無法直接參与IHR (2005)條文修訂或新的大流行病協定起草,但依然熱忱地關切這兩份重要文件的內容與進度。因為我們亟欲分享自身的抗疫經驗並與其他國家學習交流。台灣是最早覺察疫情風險並快速採取應變的國家,同時積極與國際夥伴分享資訊,秉持公開透明原則取得人民信任,從而使得防疫政策順利推動;面對大規模疫情,我們在疫苗取得、醫療資源配置、科技工具運用、人權保護與不實訊息因應等面向,未來也將尋求精進。 我們強力支持IHR (2005)修正條文及新創之大流行病協定的通過與實施,並呼籲WHO將台灣納入這兩項文件的簽署方,共同監測新興病毒株,通報及分享病原體檢驗資料、疫苗或抗病毒藥物研發及臨床試驗結果等,為因應下一波大流行預作準備,共建具有防疫韌性的國際社會。 我們呼籲WHO支持台灣參與全球衛生治理體系,台灣堅定維護台灣的承諾,以專業、務實、有貢獻的原則參與全球衛生安全網路,並與WHO合作,填補全球衛生安全挑戰的地理空白,建構更全面的全球衛生架構。 WHO全民健康經濟學委員會發現,至少有140個國家在憲法中承認健康是一項人權。然而,各國並沒有推行法律來確保其人民有權獲得健康照顧。台灣致力於實現全民健康覆蓋。過去幾十年來,台灣參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持續精進衛生醫療專業、整合布建社會福利資源,藉由加強初級醫療、全人口腔照護、推動心理健康促進方案、強化社會安全網、並建構敏捷韌性醫療照顧體系,以防治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疾病、建構健康支持的環境,同步提升全人全程健康環境。台灣並致力於與世界分享達成全民健康覆蓋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幫助實現全民健康的目標。 2024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我的健康,我的權利」。世界衛生組織設定這個主題是為了捍衛世界各地的每個人都有權獲得醫療服務、教育和訊息,以及安全的飲用水、清潔的空氣、良好的營養、優質的住所、體面的工作和環境條件以及免受歧視侵害的自由。 台灣一直以來透過政府或民間力量與友我國家及國際組織協力,協助國際社會實現健康權。我們在南太平洋小島國家提供醫療援助;在海地協助改善地震災區婦女及孩童的營養狀況;在羅馬尼亞協助建構烏克蘭難民援助組織工作人員及難民婦女兒童的社會心理支持能力;在加勒比海地區協助提升因應氣候變異調適能力;在肯亞協助提升衛生機構基礎供水與衛生可近性;在菲律賓、日本、夏威夷、土耳其、印尼等地發生的不幸緊急災難事件中,提供所需災後復原或重建協助,期能協助災民安度人道危機。… Read More

13 hours ago

澳內政部長「下狠手」清除假留學生

34所私立培訓院校收到聯邦政府的命令,要求他們停止招收假海外學生並停止利用簽證系統,如果不改善運營,將在6個月內吊銷其執照。 Read More

15 hours ago

Plotio Au外匯交易平台:周度市場分析與交易機會

在全球經濟動蕩的背景下,金融市場本周展現出了顯著的波動性。 Read More

17 hours ago

阿斯利康在歐盟撤回COVID-19 疫苗 澳洲將跟進

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司在月前承認其 COVID-19 疫苗(商名為 Vaxzevria)可能導致一種罕見但危險的病症後,現在正在全球範圍內撤回該疫苗。 Read More

20 hours ago

澳洲醫學逆天,病毒即將被攻克!新疫苗或持續十年!

今年的寒冷季節異常提前,伴隨著呼吸道疾病的頻繁出現。 Read More

22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