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豪俠「大鐵椎」武功高強,星夜與群賊決鬥超精彩!

文/清簫

 

康熙九年十一月,才士魏禧從揚州返家途中,與一位名叫陳子燦的青年乘坐同一條船。陳子燦那年二十八歲,平時很喜歡舞槍弄棒。魏禧知他好武,便向他講授《左傳》中的兵謀、兵法。

談話間,魏禧順著話題問道:「你平時走南闖北,可曾遇到什麼奇人異士?」

陳子燦一回想,確實有!那是一位善使大鐵鎚的江湖豪俠,可惜不知他叫什麼名字,但他的故事實在令人難忘!暫且叫他「大鐵椎」吧。

魏禧聽罷「大鐵椎」的故事,覺得他果真是個傳奇人物,於是牢記於心,寫下著名的《大鐵椎傳》。

1
(圖:Adobe Stock)

 

這位俠客甚是神秘,沒有人知道他來自哪裡。陳子燦有次到訪河南,碰巧在宋將軍家中遇見他。

這宋將軍也是好武之人,聞名遐邇,七省同好都從四面八方趕來向他請教。他其實不是什麼將軍,只是因為身材健壯,所以得了個「宋將軍」的綽號。

宋將軍有個徒弟叫高信之,身強力壯,擅長射箭,和陳子燦是同學,因此他們一同拜訪宋將軍。

宋將軍家的諸多客人中,有個飯量很大的大力士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此人便是「大鐵椎」。他相貌醜陋,右腋下夾著一柄大鐵鎚,重達四、五十斤。奇怪的是,這俠客無論吃飯時還是拱手行禮時,一刻都不放下鐵鎚。

再細看那鐵鎚,柄上的鏈子摺疊數圈,若把鏈子拉開,竟長達一丈!

雖然「大鐵椎」形象如此吸睛,卻很少跟其他客人說話,聽他口音像是楚人。有人問他家鄉在哪、姓甚名誰,他卻避而不答。

1
(圖:Adobe Stock)

 

更奇怪的事還在後面!半夜三更,眾人正在睡覺,「大鐵椎」突然喊道:「吾去矣!」隨即消失得無影無蹤,令陳子燦大吃一驚。明明門、窗都沒開,人怎麼不見了?!

高信之說:「這人剛來的時候,不戴帽也不穿襪子,頭上裹著藍手巾,腳上纏著白布,除了那個大鎚子外,什麼行李都沒帶,但他腰帶裡面卻有很多銀子。我跟宋將軍都不敢問他。」

陳子燦只得帶著滿腹疑慮進入夢鄉。然而再醒來時,竟發現「大鐵椎」正躺在床上鼾睡!

1
(圖:Adobe Stock)

 

某天,「大鐵椎」打算離開此地,便向宋將軍告辭:「我最初聽說你的大名時,將你視為豪傑,但後來發現,原來你只是外強中乾。」又說道:「吾去矣!」

宋將軍趕忙挽留他,卻聽他解釋道:「我經常擊殺響馬賊,奪他們的不義之財,所以跟他們結了仇。如果我長期住在這,難免會牽連你。那群強盜已跟我約定,今天半夜到某地去決鬥。」

聽到「大鐵椎」這番話,宋將軍非常高興,說:「我今晚一定帶上弓箭,騎馬前去助戰!」

不料「大鐵椎」當即拒絕,並說:「你最好別去,那群強盜武功高強,人數眾多,我若要保護你,就不能殺個痛快。」

但宋將軍太過自負,而且也好奇「大鐵椎」的武功究竟多高,於是強烈要求同去。「大鐵椎」拗不過他,只得勉強答應。

走到距決鬥場所不遠處時,「大鐵椎」將宋將軍送到一座空堡上,叮囑說:「你就躲在這看,千萬別出聲,不要讓強盜發現你。」

 

1
(圖:Adobe Stock)

此時已能聽到雞鳴,空中月亮緩緩下沉,星光照亮曠野,百步之內,人影清晰可見。「大鐵椎」策馬奔騰而下,吹了幾聲觱篥,頃刻間,二十多個強盜從四面騎馬奔來,他們身後還有一百多個身背弓箭的步兵。

一強盜拍馬提刀,直向「大鐵椎」衝來。只見「大鐵椎」一聲怒吼,手中大鐵鎚一揮,那強盜便應聲落馬,連馬頭也被砸裂。

其餘強盜見狀,衝上前將「大鐵椎」環環圍住。「大鐵椎」絲毫不怕,奮力揮錘,左攻右擊,勢如破竹,打得強盜個個人仰馬翻,死了三十多人。

 

1
(圖:Adobe Stock)

再看另一頭,宋將軍正屏息凝氣看著這場激戰,雙腿止不住顫抖,險些跌落堡下。他還沒回過神,忽然聽到「大鐵椎」高喊一聲:「吾去矣!」只見塵煙滾滾,「大鐵椎」策馬朝東方馳去,之後再也沒回來。

以上大鐵椎決鬥響馬賊的故事出自魏禧的《大鐵椎傳》。無論怎樣用白話解說,都無法達到原文的高度。下面不妨一同欣賞原文,之後我將解讀這篇古文好在哪裡、其深層含義以及對當代人寫作的啟示。

《大鐵椎傳》:

庚戌十一月,予自廣陵歸,與陳子燦同舟。子燦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謀兵法,因問:「數游南北,逢異人乎?」子燦為述大鐵椎。作《大鐵椎傳》。

大鐵椎,不知何許人。北平陳子燦省兄河南,與遇宋將軍家。宋,懷慶青華鎮人,工技擊,七省好事者皆來學,人以其雄健,呼「宋將軍」雲。宋弟子高信之,亦懷慶人,多力善射,長子燦七歲,少同學,故嘗與過宋將軍。

時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寢,右脅夾大鐵椎,重四五十斤,飲食拱揖不暫去;柄鐵摺疊環復,如鎖上練,引之長丈許。與人罕言語,語類楚聲。扣其鄉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寢,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訖不見。子燦見窗戶皆閉,驚問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襪,以藍手巾裹頭,足纏白布,大鐵椎外,一物無所持,而腰多白金。吾與將軍俱不敢問也。」子燦寐而醒,客則鼾睡炕上矣。

一日,辭宋將軍曰:「吾始聞汝名,以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將軍疆留之。乃曰:「吾數擊殺響馬賊,奪其物,故仇我。久居,禍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決鬥某所。」宋將軍欣然曰:「吾騎馬挾矢以助戰。」客曰:「止!賊能且眾,吾欲護汝,則不快吾意。」宋將軍故自負,且欲觀客所為,力請客。客不得已,與偕行。將至斗處,送將軍登空堡上,曰:「但觀之,慎弗聲,令賊知也!」

時雞鳴月落,星光照曠野,百步見人。客馳下,吹觱篥數聲。頃之,賊二十餘騎四面集,步行負弓矢從者百許人。一賊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揮椎,賊應聲落馬,馬首裂。眾賊環而進,客奮椎左右擊,人馬仆地,殺三十許人。宋將軍屏息觀之,股慄欲墮。忽聞客大呼曰:「吾去矣!」塵滾滾東向馳去。後遂不復至。

1
(圖:Adobe Stock)

 

魏禧論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鐵椎,其人歟?天生異人,必有所用之。予讀陳同甫《中興遺傳》,豪俊、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見功名於世者,又何多也?豈天之生才,不必為人用歟?抑用之自有時歟?子燦遇大鐵椎為壬寅歲,視其貌,當年三十。然則大鐵椎今年四十耳。子燦又嘗見其寫市物帖子,甚工楷書也。

賞析:

全文重點突出一個「異」字,由淺入深,前後緊密相連。開頭作者發問:「逢異人乎?」由此引出下文,之後對「大鐵椎」的描寫都圍繞「異」字——他的容貌、打扮、飯量、性格、語言、兵器、武功都異於常人,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很全面。這些描摹與敘事,都為結尾的評論與升華鋪墊,引出「天生異人,必有所用之」的思考,之後感慨許多奇人異士未能得到重用,發人深思。

該文營造的吸引力極強。起初為主人公「大鐵椎」一層一層地蒙上神秘感,在餐桌上、夜深時、旁人睡醒後,他的表現都很神秘;之後再一層一層地剝開,「大鐵椎」的英雄形象逐步明顯,直到最後的決鬥,才知道他武藝高強,是真正的有膽有識之士。起初宋將軍的形象看似高大,相比下,「大鐵椎」顯得似乎醜陋而渺小。其後作者一層一層地揭開真相,在最後決鬥時,才知道宋將軍是真正的小丑。另寫強盜的武器、人數、聲勢,都反襯出「大鐵椎」的勇敢。全篇對比和襯托手法運用自然。

1
(圖:Adobe Stock)

 

三處「吾去矣」十分巧妙。第一處,「大鐵椎」說完「吾去矣」後突然消失,引人浮想聯翩。第二次說「吾去矣」時可見「大鐵椎」眼光高、志向遠,而宋將軍的形象有瓦解趨勢。第三處「吾去矣」最為豪邁,二人形象高下鮮明,尤其是搭配「塵滾滾東向馳去」的場景,頗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俠氣。張潮《虞初新志》對此點評:「篇中點睛,在三稱『吾去矣』句。」

該文對景的描寫也值得注意。決戰前,「雞鳴月落,星光照曠野,百步見人」營造出肅殺氛圍,如觀電影之感,特別是「百步見人」四字,使讀者身臨其境。

作者究竟為何寫這篇《大鐵椎傳》呢?難道只是因為這位俠客與眾不同嗎?並非這樣簡單。

魏禧在文末將「大鐵椎」比作在博浪沙持椎刺殺秦始皇未遂的大力士,意指這類異人本可以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然而在前文故事中,眾人對這類真正的英雄知之甚少,卻都爭相膜拜外強中乾的宋將軍。這裡的宋將軍暗指明末清初一部分無能且怯弱的明朝舊臣,徒有虛名,不敢對抗清廷。而像「大鐵椎」這樣英勇善戰、志存高遠的豪俠,則象徵魏禧心中期盼的反清復明的真英雄。

魏禧將滿腔理想都寄托在主人公身上,隱於字裡行間。他有意向陳子燦打聽江湖上的異人,是想發掘更多抗清豪傑。故事中,「大鐵椎」原打算投奔宋將軍,為的是結交能幹大事的英雄,但宋將軍「皆不足用」,因此失望告辭,「大鐵椎」何嘗不是魏禧的縮影?

 

1
(圖:Adobe Stock)

明朝覆滅後,魏禧一度悲痛欲絕,不思茶飯。他始終不忘復國大業,積極籌划起兵,參與抗清。清軍進攻贛南之際,魏禧隱居於翠微峰,在此與摯友讀史論經,同時計劃建立秘密抗清基地。為避免閉戶自封,他遊歷江淮吳越,廣結益友,尋找人才,史書記載他「於蘇州交徐枋、金俊明,杭州交汪沨,乍浦交李天植,常熟交顧祖禹,常州交惲日初、楊瑀」(《清史稿》),這些朋友都是明朝遺民。魏禧還致力兵學,精通《左傳》,希望能為戰事效力。然而他發現許多人才或無大志,或不自知,不足以擔起複明重任。

《大鐵椎傳》文末提到魏禧讀陳亮《中興遺傳》而生慨嘆,也是暗指時局。南宋文人陳亮力主抗金,曾著《中興遺傳》為宋朝南渡前後死節、能臣、能將立傳,其中一些俠肝義膽、智勇雙全之士卻「泯泯然不見功名於世」,他們和俠客「大鐵椎」以及壯志難酬的反清志士有著相似的命運。

1
(圖:Adobe Stock)

 

魏禧一生不與清廷合作。康熙十八年,有人向清廷舉薦魏禧,希望他入仕做官,魏禧則以疾病為由拒絕了。

魏禧著有文集二十二卷、日錄三卷、詩八卷、左傳經世十卷,其散文風格凌厲雄健,造詣頗深。他與侯方域、汪琬合稱「清初三大家」。其兄魏祥、其弟魏禮亦才華橫溢,兄弟三人享有「寧都三魏」美譽。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