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豪侠“大铁椎”武功高强,星夜与群贼决斗超精彩!

文/清箫

 

康熙九年十一月,才士魏禧从扬州返家途中,与一位名叫陈子灿的青年乘坐同一条船。陈子灿那年二十八岁,平时很喜欢舞枪弄棒。魏禧知他好武,便向他讲授《左传》中的兵谋、兵法。

谈话间,魏禧顺著话题问道:“你平时走南闯北,可曾遇到什么奇人异士?”

陈子灿一回想,确实有!那是一位善使大铁锤的江湖豪侠,可惜不知他叫什么名字,但他的故事实在令人难忘!暂且叫他“大铁椎”吧。

魏禧听罢“大铁椎”的故事,觉得他果真是个传奇人物,于是牢记于心,写下著名的《大铁椎传》。

1
(图:Adobe Stock)

 

这位侠客甚是神秘,没有人知道他来自哪里。陈子灿有次到访河南,碰巧在宋将军家中遇见他。

这宋将军也是好武之人,闻名遐迩,七省同好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向他请教。他其实不是什么将军,只是因为身材健壮,所以得了个“宋将军”的绰号。

宋将军有个徒弟叫高信之,身强力壮,擅长射箭,和陈子灿是同学,因此他们一同拜访宋将军。

宋将军家的诸多客人中,有个饭量很大的大力士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此人便是“大铁椎”。他相貌丑陋,右腋下夹著一柄大铁锤,重达四、五十斤。奇怪的是,这侠客无论吃饭时还是拱手行礼时,一刻都不放下铁锤。

再细看那铁锤,柄上的链子折叠数圈,若把链子拉开,竟长达一丈!

虽然“大铁椎”形象如此吸睛,却很少跟其他客人说话,听他口音像是楚人。有人问他家乡在哪、姓甚名谁,他却避而不答。

1
(图:Adobe Stock)

 

更奇怪的事还在后面!半夜三更,众人正在睡觉,“大铁椎”突然喊道:“吾去矣!”随即消失得无影无踪,令陈子灿大吃一惊。明明门、窗都没开,人怎么不见了?!

高信之说:“这人刚来的时候,不戴帽也不穿袜子,头上裹著蓝手巾,脚上缠著白布,除了那个大锤子外,什么行李都没带,但他腰带里面却有很多银子。我跟宋将军都不敢问他。”

陈子灿只得带著满腹疑虑进入梦乡。然而再醒来时,竟发现“大铁椎”正躺在床上鼾睡!

1
(图:Adobe Stock)

 

某天,“大铁椎”打算离开此地,便向宋将军告辞:“我最初听说你的大名时,将你视为豪杰,但后来发现,原来你只是外强中干。”又说道:“吾去矣!”

宋将军赶忙挽留他,却听他解释道:“我经常击杀响马贼,夺他们的不义之财,所以跟他们结了仇。如果我长期住在这,难免会牵连你。那群强盗已跟我约定,今天半夜到某地去决斗。”

听到“大铁椎”这番话,宋将军非常高兴,说:“我今晚一定带上弓箭,骑马前去助战!”

不料“大铁椎”当即拒绝,并说:“你最好别去,那群强盗武功高强,人数众多,我若要保护你,就不能杀个痛快。”

但宋将军太过自负,而且也好奇“大铁椎”的武功究竟多高,于是强烈要求同去。“大铁椎”拗不过他,只得勉强答应。

走到距决斗场所不远处时,“大铁椎”将宋将军送到一座空堡上,叮嘱说:“你就躲在这看,千万别出声,不要让强盗发现你。”

 

1
(图:Adobe Stock)

此时已能听到鸡鸣,空中月亮缓缓下沉,星光照亮旷野,百步之内,人影清晰可见。“大铁椎”策马奔腾而下,吹了几声觱篥,顷刻间,二十多个强盗从四面骑马奔来,他们身后还有一百多个身背弓箭的步兵。

一强盗拍马提刀,直向“大铁椎”冲来。只见“大铁椎”一声怒吼,手中大铁锤一挥,那强盗便应声落马,连马头也被砸裂。

其馀强盗见状,冲上前将“大铁椎”环环围住。“大铁椎”丝毫不怕,奋力挥锤,左攻右击,势如破竹,打得强盗个个人仰马翻,死了三十多人。

 

1
(图:Adobe Stock)

再看另一头,宋将军正屏息凝气看著这场激战,双腿止不住颤抖,险些跌落堡下。他还没回过神,忽然听到“大铁椎”高喊一声:“吾去矣!”只见尘烟滚滚,“大铁椎”策马朝东方驰去,之后再也没回来。

以上大铁椎决斗响马贼的故事出自魏禧的《大铁椎传》。无论怎样用白话解说,都无法达到原文的高度。下面不妨一同欣赏原文,之后我将解读这篇古文好在哪里、其深层含义以及对当代人写作的启示。

《大铁椎传》:

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疆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馀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1
(图:Adobe Stock)

 

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欤?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抑用之自有时欤?子灿遇大铁椎为壬寅岁,视其貌,当年三十。然则大铁椎今年四十耳。子灿又尝见其写市物帖子,甚工楷书也。

赏析:

全文重点突出一个“异”字,由浅入深,前后紧密相连。开头作者发问:“逢异人乎?”由此引出下文,之后对“大铁椎”的描写都围绕“异”字——他的容貌、打扮、饭量、性格、语言、兵器、武功都异于常人,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很全面。这些描摹与叙事,都为结尾的评论与升华铺垫,引出“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的思考,之后感慨许多奇人异士未能得到重用,发人深思。

该文营造的吸引力极强。起初为主人公“大铁椎”一层一层地蒙上神秘感,在餐桌上、夜深时、旁人睡醒后,他的表现都很神秘;之后再一层一层地剥开,“大铁椎”的英雄形象逐步明显,直到最后的决斗,才知道他武艺高强,是真正的有胆有识之士。起初宋将军的形象看似高大,相比下,“大铁椎”显得似乎丑陋而渺小。其后作者一层一层地揭开真相,在最后决斗时,才知道宋将军是真正的小丑。另写强盗的武器、人数、声势,都反衬出“大铁椎”的勇敢。全篇对比和衬托手法运用自然。

1
(图:Adobe Stock)

 

三处“吾去矣”十分巧妙。第一处,“大铁椎”说完“吾去矣”后突然消失,引人浮想联翩。第二次说“吾去矣”时可见“大铁椎”眼光高、志向远,而宋将军的形象有瓦解趋势。第三处“吾去矣”最为豪迈,二人形象高下鲜明,尤其是搭配“尘滚滚东向驰去”的场景,颇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侠气。张潮《虞初新志》对此点评:“篇中点睛,在三称‘吾去矣’句。”

该文对景的描写也值得注意。决战前,“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营造出肃杀氛围,如观电影之感,特别是“百步见人”四字,使读者身临其境。

作者究竟为何写这篇《大铁椎传》呢?难道只是因为这位侠客与众不同吗?并非这样简单。

魏禧在文末将“大铁椎”比作在博浪沙持椎刺杀秦始皇未遂的大力士,意指这类异人本可以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然而在前文故事中,众人对这类真正的英雄知之甚少,却都争相膜拜外强中干的宋将军。这里的宋将军暗指明末清初一部分无能且怯弱的明朝旧臣,徒有虚名,不敢对抗清廷。而像“大铁椎”这样英勇善战、志存高远的豪侠,则象征魏禧心中期盼的反清复明的真英雄。

魏禧将满腔理想都寄托在主人公身上,隐于字里行间。他有意向陈子灿打听江湖上的异人,是想发掘更多抗清豪杰。故事中,“大铁椎”原打算投奔宋将军,为的是结交能干大事的英雄,但宋将军“皆不足用”,因此失望告辞,“大铁椎”何尝不是魏禧的缩影?

 

1
(图:Adobe Stock)

明朝覆灭后,魏禧一度悲痛欲绝,不思茶饭。他始终不忘复国大业,积极筹划起兵,参与抗清。清军进攻赣南之际,魏禧隐居于翠微峰,在此与挚友读史论经,同时计划建立秘密抗清基地。为避免闭户自封,他游历江淮吴越,广结益友,寻找人才,史书记载他“于苏州交徐枋、金俊明,杭州交汪沨,乍浦交李天植,常熟交顾祖禹,常州交恽日初、杨瑀”(《清史稿》),这些朋友都是明朝遗民。魏禧还致力兵学,精通《左传》,希望能为战事效力。然而他发现许多人才或无大志,或不自知,不足以担起复明重任。

《大铁椎传》文末提到魏禧读陈亮《中兴遗传》而生慨叹,也是暗指时局。南宋文人陈亮力主抗金,曾著《中兴遗传》为宋朝南渡前后死节、能臣、能将立传,其中一些侠肝义胆、智勇双全之士却“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他们和侠客“大铁椎”以及壮志难酬的反清志士有著相似的命运。

1
(图:Adobe Stock)

 

魏禧一生不与清廷合作。康熙十八年,有人向清廷举荐魏禧,希望他入仕做官,魏禧则以疾病为由拒绝了。

魏禧著有文集二十二卷、日录三卷、诗八卷、左传经世十卷,其散文风格凌厉雄健,造诣颇深。他与侯方域、汪琬合称“清初三大家”。其兄魏祥、其弟魏礼亦才华横溢,兄弟三人享有“宁都三魏”美誉。

 

 

展开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