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澳洲】當你老了……

澳洲生活

有一首歌,名字是《當你老了》。是中國小伙趙照,根據愛爾蘭詩人葉芝的詩《When you are old 》改編的,一首獻給母親的歌。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昏沉;當你老了,走不動了,在爐旁打盹……」。當我們老了的時候,如果僅僅是頭髮白了、走不動了,那還不算什麼大的問題,怕就怕你生病了,躺在床上,或者痴呆了,讓人全天候地照顧。

整個七月份,我的任務是照顧生病的雙親。每天要做的不僅僅是安頓好老人的三餐膳食,還要做好老人的心理健康、情緒疏導工作,讓高壽的老人能正確對待生老病死,不懼不恐、坦然面對,這才是最重要也是難度最大的問題。無獨有偶,這個時間段,我的幾個朋友同事也向我訴苦:媽媽摔倒了住院,幾個孩子輪流照看;爸爸腦溢血,出院在家康復,強行規定幾個子女一人幾個月輪流照顧;還有的說,想去陪陪住養老院痴呆的母親,可自己身體也查出了不少毛病,有心無力呀……

是呀,五零後這代人,如果父母還健在的話,一般都是80—90歲左右的高齡老人了。他們的思想往往比較傳統,不喜歡去養老院,生病了不願意請保姆照顧,理由是:「我有這麼多的孩子,為啥還要請保姆?為啥還要去養老院?」我們的父輩們,他們可以這樣說,也有理由這樣說。可五零後的我們,能對孩子這樣說嗎?八零後的這代獨生子女,一方面要承受社會的殘酷競爭,一方面還要面對「四二一」結構下的四位老人的照顧,他們是承受壓力最大的一代人,老人們對情感和陪伴的要求,對獨生子女來說,已經成為一種難以迴避的負擔。

根據《2018年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老齡化面臨問題及應對措施分析》(中國產業網2017年10月29日)指出:2015年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了2.2億,佔16.15%,預計到2020年,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7.17%,2025年將達到3億,2035年達到4億,成為超老年型國家(國際上通常的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人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人佔7%,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全世界老年人口數超過上億的國家,也僅僅只有中國。這樣龐大的老人群體的養老問題,是國家和每個家庭要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

那中國目前的養老現狀又如何呢?前文已述,我們的父母,生育了多位子女,大多數老人選擇居家養老,由幾個孩子輪流照顧著,這是他們的優勢。因種種原因沒法在家養老的老人,最終只得選擇去養老院,度過暮年的最後一站。儘管政府鼓勵興辦養老院,也有許多有識之士,瞄準了這一能產生經濟效益且永遠不過時的「朝陽產業」,但物美價廉的養老院依然供不應求。更令人頭疼的是:貴的住不起,適合的等不起。比如:由康泰人壽建立的「泰康之家」私人養老院,入門費20萬,押金70-230萬,床位月租費0.72-1.72萬,伙食費0.18萬(每月),一年的開支是10.8萬—22.8萬。這樣的消費對大多數的家庭來說應該是望而生畏的。公辦養老院,價格相對便宜(如:北京一家公辦養老院,物美價廉,單間房月收2250元,雙人間1200元),因床位有限,等候的人太多,等候的時間太長,等不起。有的中小城市的養老院,雖然床位沒那麼緊張,但服務質量讓老人沒有安全感(如:適合老人的飯菜,對老人的態度等軟硬體),很多老人寧可忍受著諸多不適,都不願意選擇去養老院,認定在自己家裡,還是自由的。

沒有人可以違背自然規律,沒有人可以抗拒生老病死。與其現在就開始憂心忡忡、茶飯不香,還不如現在就計劃打算,在精神、物質上做好準備,迎接衰老的光臨。在這點上,我很讚賞澳洲老人的養老態度。來澳洲不到兩年的時間,耳聞目睹了澳洲老人的生活態度和狀態。不論是獨居的,還是有老伴的,他們都特別自律自強,不給孩子添麻煩,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臉上露出的是慈愛和淡定。我認識一位70多歲有眼疾的澳洲獨居老人,她幾乎失明。但每周她要去做兩天義工,幫助別人學英語;每周為外孫準備兩次午餐,讓女兒安心上班;她還在家的後院,2年來一直堅持投放食物和飲用水,讓袋鼠和小鳥有固定的用餐處……你跟她交談,絲毫看不出她的焦躁,也沒聽到過她的抱怨。她的堅強快樂、她的愛心,深深感染著我,讓我有很多聯想。

不論你將來是選擇抱團養老(剛剛起步)、居家養老、保險養老、社區養老,還是選擇去養老院,不論你打算在澳洲養老,還是回國養老,每個人毫無例外地都要面對孤獨、面對病痛、面對死亡。我們該有什麼樣的準備呢?

一般來說,60—70歲左右的老人,應該是人生最黃金的10年。我們可以盡情地去完成「宏偉計劃」,可以去遊山玩水,可以去探親訪友,還可以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技能技巧。目的就是讓自己身心愉悅,減慢衰老的節奏;如果你喜歡清靜,那好辦,為自己選擇愛讀的書籍、沏上一壺熱茶,在花園裡、書房裡獨享快樂時光;或者是找幾處幽靜的小路,牽著老伴的手,晒晒太陽、邊走邊聊……這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慢慢變老……

總之,在剩下的20-30年左右的生命路途中,我們有理由相信,社會的發展進步,養老模式更趨向多元,可供選擇的種類會更多;我們應該比我們的父輩們更幸運、更開明、更理性、更豁達,凡事不強求、不固執,不拘泥。有條件時,就選擇適合自己的;沒條件時,也淡定地過好粗茶淡飯的每一天,不抱怨、不嗔怪。也許,這就是最好的養老了。我很欣賞一位醫生朋友的話:即使將來痴呆了,忘記了快樂,同樣也忘卻了痛苦呀,有什麼可怕的……有這樣的心態和準備,那你會坦然、從容地面對慢慢老去的自己,每天微笑著面對每一個花開花落的人生歲月!

當你老了……

作者:雷愛武

推薦閱讀: 人在澳洲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