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如意算盤要落空?美媒:習近平訪緬成果有限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五(1月17日)抵達緬甸首都內比都,開始對該國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
中國新聞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訪問緬甸(圖片來源:www.statecounsellor.gov.mm)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訪問緬甸(圖片來源:www.statecounsellor.gov.mm)

就在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因羅興亞危機備受國際社會指責的敏感時刻,習近平上周開啟了他擔任中國國家主席以來的首次緬甸訪問。在外界看來,儘管北京此次抱著相當大的期待推進在緬甸「一帶一路」的進展,但收穫並不如預期,中共當局面對來自緬甸社會的質疑。與此同時,臉書在翻譯習近平名字時還出現了不雅錯誤,成為國際笑話。對於習近平來說,實在算不上是一次愉快的出訪。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五(1月17日)抵達緬甸首都內比都,開始對該國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這是習近平2020年的首次出訪,也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19年後再度訪問緬甸。

出訪期間,中緬兩國共簽署33項協議,不過協議中並沒有新的大型項目,多屬基礎建設。法廣在報道中說,這些協議包括中緬經濟走廊和連接緬甸北部城市木姐(Muse)與中部城市曼德勒(Mandalay)的鐵路,還有仰光的城市發展,以及在西部若開邦(Arakan)的深水港建造項目等。不過合同的細節目前對外透露不多。

值得關注的是,有爭議的密松(Myitsone)水電大壩不在上述協議當中。

耗資36億美元的中資密松大壩位於伊洛瓦底江。由於擔心大壩會對河流造成無法挽回傷害,並摧毀下游魚類資源,大量民眾舉行了曠日持久的抗議。 前總統登盛在2011年暫停了這個大壩項目,但中國一直期待能夠重啟該項目。

2016年,首度以緬甸國務資政身分站在國際舞台的昂山素季訪華,中緬兩國事先頻繁示好,緬方更表示考慮重啟擱置近5年的密松水電站項目,不過事隔3年多,密松水電站項目仍然擱置。此次習近平希望重新簽署協議,然而又未能成事。

此次習近平訪緬期間,曾有數十名抗議者在緬甸舊首都仰光舉行示威,抗議中方資助的密松水力發電站工程。

至於習近平此次簽訂的其它協議,也存在著重重變數。中緬經濟走廊是中國在緬甸「一帶一路」計劃中的最重要一環。2018年,中緬簽署了關於共建中緬經濟走廊的諒解備忘錄,不過據BBC援引荷蘭智庫跨國研究所(Transnational Institute)近期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政府早先根據中緬經濟走廊提出了多達40個項目,但只有9個得到了緬甸的同意。在這9個項目中,只有3個得到公開確認。

而此次33個協議的另一重要項目——皎漂深水港,原定總價值73億美元,但為了避免陷入債務陷阱,緬甸方面隨後提出將成本縮減至13億美元,原有的10個泊位被縮減至2個。

美國之音(VOA)引述法新社報導,緬甸部分人士對中國的影響力持懷疑態度。當地政治評論者欽佐溫(Khin Zaw Win)認為,上述33項協議缺乏透明度,且隨著兩國間互相猜疑的增加,這些協議將會引起反彈;緬甸民主黨主席杜偉(Thu Wai)則直言,中國「一直在利用緬甸」。

據路透社報導,國際危機組織駐仰光觀察員霍西(Richard Horsey)表示,雖然中緬簽署了很多不同的協議,但並沒有特別重大的內容。整體感覺是,緬甸對於中國的投資保持謹慎,尤其在緬甸今年底將舉行大選前。

但報導仍認為,中緬雖在經貿方面沒有取得重大突破,雙方的政治關係似乎得到了加強。雙方在聯合聲明中說,中方支持緬甸在因應人道主義狀況、推進若開邦和平、穩定和發展上的努力;緬方則感謝中方理解若開邦問題的複雜性和向緬方提供的支持,並重申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稱「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部分」。

台灣剛在1月11日舉行總統和立法委員的選舉。主張對中共強硬的民進黨現任總統蔡英文以台灣民選總統史上最高票817萬票獲得連任。蔡英文日前接受BBC專訪時表示,「我們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們叫自己中華民國(台灣)。」

據中央社報道,中華民國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19日針對中緬聯合聲明表示,外交部表達嚴正抗議,並對此貶損中華民國台灣國家主權的不實表述予以譴責。

外交部嚴正重申,台灣是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只有民選的台灣政府才能在國際間代表台灣人民。中國政府沒有一天統治過台灣,無權在國際上代表台灣人民。

台灣在野黨國民黨19日發布新聞稿針對中緬聯合聲明表示,完全無法苟同。國民黨一貫認為一個中國應指1912年成立迄今的中華民國,主權獨立,但目前的治權則僅及於台澎金馬。台灣絕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大陸當局應務實面對,國民黨也將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及相關法律規定下,堅決維護此一事實。

國民黨指出,中緬聯合聲明涉及台灣的部分,不僅無法為台灣民眾接受,也對兩岸關係毫無幫助,國民黨深感遺憾。國民黨目前雖然在野,但仍將堅決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獨立,並為國計民生戮力不懈。

責任編輯:米蘭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