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妈妈在澳洲 (十三) “焦虑症”老母亲的自言自语

一早上起来,墨尔本的气温才3度!郁闷着孩子学校的校服短裤,打着哆嗦把三爷和他爹恭送出门,恨不得继续趴窝再来个回笼觉,但是无奈的爬起来去上班了。其实就是给我机会我也睡不着了,唉,就没有这个命。

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收拾屋子和自己,麻利儿的!一边折腾一边看着朋友圈、微信群,和各位老母一样,我这一天的焦虑就从这开始了。

我在国内的一个中学同学昨儿晚发了一朋友圈,恭喜自家丫头英文的考试成绩,我端详着照片跟同学聊,就这个程度,妈妈没有英文八级根本就看不懂成绩单,她说没错,现在正在帮另外一个妈妈注册。试想我同学圈里老母亲们的焦虑程度?现在报个英文文学学位还来得及不?

拎着晚上去游泳馆的换洗衣服出门,跟同学妈妈们了解明天学习如何安排在大雨里野餐,穿啥带啥,还有儿子的过敏情况要注意,别一不小心吃错了东西,操心不?

学校群里叮咚作响,高年级的妈妈比我们这些萝卜头的提前开始了对孩子成绩的紧迫感,同时又有对孩子抗压性的焦虑。到底要如何对他们,是挫折教育、提高韧性?还是鼓励教育、增加自信?面对外面的突发情况,能不能不压抑自己?但是太过不在意孩子会不会又生活学习吊儿郎当?这个度妈妈们怎么掌握,怎么指导?

今儿早上虽然冷,但是路上却不堵车,晃悠到公司就跟领导汇报一下琴行近期的活动安排。三爷的钢琴老师跟领导也是好友,顺便问了我一句,立马就勾起了我昨儿钢琴课的崩溃过程。

中午到校接孩子上钢琴课,9度的气温下,三爷短袖短裤在户外给我来了一场歇斯底里的反抗,就因为临时改的时间(他们周五没课了),占用了他愉快的午休玩耍时间。最后我也不是吃素的,碍于校内的多双眼睛,拽去Locker Room狠狠的批评了一场,终于平静的去上课了。到晚上的时候,同学妈妈发了一篇学术文章——《如何与孩子谈判》 。唉,还是技术不过关!常常被现场打的手足无措!头脑空白!(这个地方我以后会单独写一篇官方的谈判文章!不信我当年的商业谈判的学科难道是白学了不成!)

钢琴课在相对和平的场景下进行着,老师很满意的结果就是老师又安排了一堆回家的练习……这个时候感觉小时候没学钢琴,现在真的是低人一等了。连续老师三次都问,你会弹琴吗?是否听懂了?你要怎么帮他?回家练琴更是,一个不懂另一个更不懂!会的事半功倍,不会的就是本着耗人耗时间去抠了……在音乐上我是二等公民!

刚刚坐下假装工作一会儿,朋友们又纷纷开始询问:还有一周放假,三周的假期,怎么安排?总不能天天守着少爷在家吧,憋的他得疯了。 因为第二周的游泳课,上下不靠的时间,根本无法安排出行旅行,现在就开始各种了解、取舍、选择,已经安排晚了,拖延症永远无法得到治愈。还得配合自己是不是上班的时间,每周钢琴表演还有活动,我觉得时间管理这个学科可以再了解一下。

孩子不上学,你不知道自己文化少。孩子不参加活动你不知道自己学位低。孩子不上兴趣班你不知道自己技能差。让即将被淘汰的一批去教育世界的未来真的是压力太大了。老母亲的焦虑不是焦虑孩子,是焦虑自己,面对原来沾沾自喜的生活,突然就觉得时间不够用,恨不得读个博士学位来补充自己的不足。多少中年少女在更年期前又学会了各种新技能,孩子学一门,我们通一门,孩子没开始,我们先研究。有多少老母亲从恐水到了美人鱼二姨的水平,有多少老母亲从小体育垫底到了各种球赛专业解说堪比电台?

人到中年的我们为了孩子开始一边研究中医推拿、刮痧,一边配合西方芳香疗法混搭各种保健品熟练运用。可尽管如此,作为华人父母的我们仍然担心自己做的不够。中国有句流行的说法叫做:中国式父母焦虑。

做一个不焦虑的父母,对我们这些老母亲来说,也许是一个长远的课题。而焦虑的本质原因不是孩子输不起,而是中国父母害怕输。正是这种焦虑,让无数家长和孩子都处于连轴转的“水深火热”之中。但对中国父母来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对子女深沉的爱啊!

展开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