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徵文

【2019中秋徵文】中秋節,吃月餅

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叫中秋節。這一天,大家要吃月餅,看月亮。

丁是個百分之百的澳洲人,他父母都是英國人。他廋廋的,黃黃的頭髮帶有點卷,兩個眼睛老是會直直地看人。聽說他以前遭遇過一場嚴重車禍,在病床上昏睡了好幾天;雖說以後醒了,但人總有點怪怪的。知道的人都說他腦子有了點問題。

我和丁認識是在墨爾本醫院,那時候我們都是醫院的清潔工。

以後我買了卡車做搬運,覺得丁還有點力氣,而且也叫得動,於是就經常叫他幫我,做我的助手。再後來,我辭了醫院的清潔工,專職搞搬運。而丁呢,也因為老是一廂情願地去盯著醫院裡的一個小護士;小護士去投訴了。醫院怕麻煩,就勸丁辭了職。

丁辭職後,就老老實實地跟定了我(因為象他這樣,根本就沒法再找到工)。由於我的顧客絕大部分是華人,久而久之丁也會講幾句中文了。尤其是那次,那個馬來西亞的華人女士教會了他一句「不用客氣」,這句話竟成了他的「萬金油」、「百貼膏」。每次搬完家,客戶向我們道謝、道別時,他總會來上一句「不用客氣」。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搬家這活忙起來,常常是早晨出去晚上回來,所以我們吃飯一般都是在外面吃。我不喜歡吃那些麥當娜、家鄉雞、炸魚加薯條等西式快餐,感覺吃了象是沒有吃過一樣,「食而無味」。我總會帶丁去吃中國餐。久而久之,丁竟給我「感化」了,他也喜歡吃中國餐了。有時候當我說「丁,我們今天一起去吃炸魚加薯條」時,他竟會認為我是在和他開玩笑,會覺得吃這炸魚加薯條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天,正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幫那戶華人搬完家後,他們很客氣;我們臨走時,他們送了我們兩個月餅。

上了車後,走出一段距離,我把卡車靠在一邊,就和丁一起吃起了月餅來。

是因為搬家搬的肚子空了,加上已是過了中午吃飯時間,所以沒一會兒,我們兩人就把這兩個月餅給「消滅」了。

「好吃嗎?」我問丁。

他點了點頭。

「知道這叫什麼餅嗎?」

「Moon Cake」。他講了月餅的英語名字。沒想到,他還真的是知道月餅。

「查理,我們再去買幾個『Moon Cake』來吃好嗎?」他吃了不過「癮」,就「意」猶未盡地問著我。

「好啊!但今天很貴的哦!明天就便宜了。不過沒關係,我們現在就去買。」

「為什麼今天貴,明天便宜?」

「你忘了嗎?昨天我和你講過了,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叫中秋節。這一天,大家要吃月餅,看月亮。」

「那麼明天大家就不吃月餅了?」

「吃當然是隨便你哪天吃,但失去了在這個節日吃月餅的傳統習慣的意義。所以過了今天,這食品店裡的月餅就會立刻降價,打折出售。」

「那我們今天就不要去買了,我們明天去買了吃。」

「這……」聽他這麼說,我一下子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我想起了昨天。昨天,我帶著他去跑了個長途。回來的路上,天已是黑了。這時候我們看到在我們車的前方的天空上,一輪圓圓的滿月,真的象是個巨大的銀盆:那麼大,那麼圓,那麼的皎潔明亮。說真的,我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看到有這麼大的月亮。

但我很快就想到了,對呀!明天就是中秋節了呀。明天晚上的月亮就是「十五的月亮」了,那就更大,更圓,更亮,更好看了。

我看丁也是死死地盯著那月亮在看,於是就問他了,「丁,你知道嗎?月亮裡面住著兩個人。」

「兩個人?什麼人?外星人?」

「不是的。是兩個中國神話里的人物。一個叫吳剛,他因為犯了錯,被天帝罰到脫離人世的月亮,每天斫一株大的桂樹,但這桂樹是永遠斫不倒的:你斫了一角,那一角立刻會長出新枝來。」

「這個Stupid男人,和西西弗斯一樣:推石頭上山,但永遠推不上那塊推上又滾下的大石頭。」

欸,丁他講的對哦!中國和外國的神話,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哦。真看不出,丁也知道希臘神話,也知道西西弗斯這個人物。

「這月亮裡面,還有一個人。」我又講著。

「又是什麼人?」

「是個美女,叫嫦娥。她因為偷吃了會飛上天,會飛去月亮的『靈藥』,去到月亮上了。但這個『靈藥』只管你飛上去,不管你飛下來,就象現在的單程火箭一樣。所以嫦娥這美女也就只能是孤獨寂寞地生活在月亮上了。」

「她漂亮嗎?她性感嗎?她飛去月亮的時候是穿著什麼衣服?超短裙還是弔帶裙?」

「媽的。」我暗暗地罵了一句。「三句話不離本『行』」,「狗行千里改不了吃屎」。他以為嫦娥是辣妹。

「查理,這些都是胡說八道的。前些日子,中國的太空探測器不是去了月球了嗎?它們連月球的背面也去看了:除了坑坑窪窪的表層,什麼都沒有。」丁繼之又說著。

我不想和他爭辯,說什麼神話是神話,科學是科學。神話是人們的一種想像和願望。你對他說了也是白說:「對牛彈琴」「徒費唇舌」。這「捧出桂花酒」的吳剛和「舒廣袖」的嫦娥,已經是被他糟蹋的不成個樣子了。

……

當我還在想著昨天時,丁的聲音又響起在了我的耳邊。

「查理,你們中國人真麻煩,太多講究,什麼時候吃那白白的糯米湯圓,什麼時候吃那青葉包起來的粽子,什麼時候吃這月餅,都會有時間。我搞不明白,為什麼現在這個時候就不興吃粽子?非得吃月餅?」

我真的是被他搞的有點不耐煩了。要向他解釋為什麼要在端午節吃粽子,要在中秋節吃月餅,這可不是用一句兩句話就能講得清楚的。搞不好,他會越來越糊塗,越來越糾葛。他也許會傻傻地問你,既然這個用青葉裹了白米的粽子是用來餵魚的(魚吃了粽子,就不會去食屈原);那為什麼現在大家包了粽子自己吃,不去餵魚了呢?。。。。。。

不想,這時候的他又開口了。

「查理,我覺得你們這種購物的想法有問題。你想,在澳洲,每年聖誕過後的12月26號Boxing Day 是一年中唯一的一天,商品大打折的日子,大家都會在那一天,去商店門口排隊,等開門,搶著購物。不會有人愚蠢的在打折的前些天,去搶著購物。但你們華人買月餅,為什麼要在它最貴的時候買,而不是在它便宜的時候買?而且這貴和便宜的時間僅僅只是今天和明天的區別。」

聽了他的話,我真想罵「發」:因為我之前已經告訴了他為什麼,但他還是「拎不清」。但繼而仔細想想,算了,管他呢!這月餅今天吃,明天吃,對於我來說反正一樣:我從來就是一個隨隨便便的,不怎麼講究「禮數」的人。這樣也好,為我省了點錢。

正好,這時候的我們都看到了在前方的不遠處,有一個華人的小餐館。

「走!我們去那餐館吃飯去。月餅就明天買了吃。」

「是呀!查理,我們應該這麼做呀!」

我看這時候的丁,已笑得裂開了嘴——他這是在為他最後說服了我而感到高興。

作者:張培強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9年9月23日 17:08

Recent Posts

廉價航空公司Bonza進入託管程序

廉價航空公司 Bonza 已進入自願託管。4月30日周二,該航空公司取消了全國各地的航班,旅客滯留在全國各地。 Read More

28 mins ago

澳將建立國家槍支登記制度將 向警方提供實時數據

澳大利亞的國家槍支登記系統預計將於2028年開始運作,這將使執法部門能夠獲取所有州和領地的槍支持有信息。 Read More

28 mins ago

移民•螃蟹•海魚•塘魚——移民人數新高與人生寓言

更新於 :2024-04-27 08:07 澳洲一些中東移民上街示威針對猶太人,引起澳洲社會緊張,擔憂國家安全。然而,澳洲統計局公布最新統計,今年二月份入境澳洲移民人數較去年同期高出接近20%,達歷史新高。 網上出現質疑,那些憎恨西方國家的人,為什麼不移民去跟他們持有共同信仰的國家?卻偏偏移民去他們憎恨的西方國家?客觀事實,也不斷發現一些移民到了西方國家,並非融入西方社會,反而企圖改變西方社會,要把西方國家改變成他們移民之前的祖籍國那樣的不同社會,令人嘖嘖稱奇。 信仰不同影響澳洲 澳洲統計局公布,今年二月份入境澳洲的永久居民簽證移民,以及獲得在澳居住一年以上籤證的長期居留者,總數達到15.3萬人,離境人數4.7萬人,單月凈增10.5萬多人,打破去年二月創下同期最高紀錄8.9萬多人。 二月份屬於學校開學季節,湧入大量海外學生與移民,屬意料之中,但今年二月份入境人數激增,仍高於預期。反對黨移民事務發言人Dan Tehan指責工黨的「大澳洲」政策,引發了住房危機,並對政府服務及環境帶來巨大壓力。僅僅一個月內,10.5萬多名永居移民和長居移民入境澳洲,「這在澳洲歷史上還是首次」! Dan Tehan還說,去年二月至今年二月這一年中,入境澳洲的永居移民和長居移民凈增49.8萬人,創下同期最高紀錄,比2009年同期最高紀錄還高出44%。 移民及長居人數激增,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除了導致房地產售價及租金上漲等等,更加令人關注的是,一些來自仇恨西方的不同國家移民與長居人士,由於信仰不同,已經越來越影響澳洲原本的西方社會習慣與價值觀,助長外國敵對勢力滲透,甚至進行挑撥分裂社群,破壞澳洲社會穩定和諧。 井底之蛙出外遠行 剛巧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則圖文《螃蟹效應》:「如果竹簍里只放了一隻螃蟹,一定要蓋好蓋子以防它爬出來。但若竹簍里放了很多螃蟹,就不必蓋上蓋子了。當有一隻螃蟹往上爬,其他螃蟹就會用鉗子抓住它,把它拖下來,最終沒有一隻能爬出去。」 這則圖文引申出:「所以,我們一定要努力避開來自底層的絞殺。其實,人際關係是個大圈子,套著無數個小圈子。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遠離底層相互拉扯的圈子,遠離打壓、消耗你的人。」… Read More

4 hours ago

陶洛誦:高崗之女高濱濱,我的第三個同桌

更新於 :2024-04-12 14:29 我努力學習,報考師大女附中,是沖著它的99%升學率去的。沒想到它成為全國在文革中第一個打死校長的學校,成為引領全國暴力先鋒。 師大女附中是一座迷宮,到現在許多謎也未解開。解開這些謎,會解開當代政治的許多問題。 毛主席的女兒李訥,曾經是我們學校的校友。 文化大革命時,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女兒劉亭亭,總書記鄧小平的女兒鄧榕是我們的校友。部長的女兒更是整把抓了! 但也有不少「黑五類」的女兒被招進來,所佔比例是不是5%?這個好像沒人提過。 「黑五類」的女兒永遠不可能晉身到「紅五類」,但「紅五類」的女兒有不少因父親出事兒往「黑五類」裡面掉。看過紅衛兵標誌人物宋彬彬的一篇文章,一度也自稱「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真正落入「黑五類」女兒們的處境不好過。 文化大革命一開始倒霉的是北京市委,被批判的「三家村」人物鄧拓的女兒鄧小紅在我們學校初中。傳說她不是鄧的親生女兒,是為了有個好出身,才去給鄧先生當女兒的。 俞慧生是北京市女副市長范瑾的女兒。團中央的胡啟立是我們學校工作組負責人之一,撤走工作組並說他們鎮壓學生運動,胡啟立被某些學生圍攻,被問出身。胡啟立說:「我們家出身是城市貧民。」俞慧生背著個大書包,上台揭發說:「他們家是開綢緞莊的。」又有個女生上台揭發俞慧生:「看她一口一個媽媽媽媽叫的多親熱,她現在還背這麼個大書包不忘學習!」 高濱濱的父母高崗李力群 我們高二(4)班真正鬥爭過的只有高濱濱,因為她爸爸是黨內路線鬥爭的失敗者高崗。濱濱是我繼二濤、張鐳,最後的一個同桌。她是高二才轉來的外校生。因為轉學考試得16分一事不知怎麼傳了出來。我們班一個瘦小的苑秀琴(她姥爺是黨員)上台批判跪在台上的卞仲耘校長時說:「專收地富反壞的子女,高濱濱進來才他媽的16分。」 濱濱是和郭茜娜一塊兒在1966年初轉到我們高二(4)班的,被分配成我的同桌。濱濱個子不高,也不算矮;不胖,也不算瘦。頭髮有些黃,梳的兩條辮子不短也不長。瓜子臉,皮膚很白,雙眼皮,大眼睛,眼珠是黃色的。她既不狂也不傲,很好相處。… Read More

4 hours ago

夏言聊天室:我遇見一位偉大的母親

每年在世界作巡迴演出的紐約神韻藝術團於今年三月再次蒞臨悉尼。首場演出時,我買了一張第四排的好座位,鄰座是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母親,短短几句閑聊,卻引出一個令人感嘆的動人故事。 這位女子面目清秀、身材瘦小、五十多歲,我發現從帷幕拉開起,她一直在流眼淚,目光緊盯著舞台,似乎在尋找什麼。每個節目結束,她都拚命鼓掌。到了最後謝幕時,她立即站起身來朝著舞台使勁揮手,我發現舞台上的一位女演員也注意到了她,向她揮手致意。 「你認識這位演員?」我輕聲問這位女士。 「那是我的女兒。」她用很興奮的眼神看著我說:「十年了,這是我第一次看她的演出,我沒有遺憾了。」 我們一同走齣劇場,得知她是專門從中國飛過來看女兒演出的,悉尼沒有任何熟悉的朋友,住在市中心的一個旅館裡,有意思的是,她說她不是法輪功修鍊者。出於極大的好奇心,我遞給她一張名片,希望能有機會對她進行採訪。或許是我長著一張無害的臉,她欣然答應了。 女兒在神韻藝術團表演了十年,母親卻第一次獲得看演出的機會以彌補遺憾,這背後一定蘊藏著不為人知的心酸故事吧。 第二天,我帶著太太依約與她相見,我們一同瀏覽悉尼周邊的風光景色,像朋友一樣聊天,基本都是我問她答,我試圖還原這對母女的經歷過程。 出於對隱私的尊重,我就借用李字替代姓吧,女兒李姑娘,母親李太太。 眾所周知,誕生於紐約的神韻藝術團是法輪功團體創立的,旨在弘揚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所有演員都是法輪功修鍊者,或是海外法輪功修鍊者的子女。 李太太看上去就是一個很傳統的中國婦女,外表樸素,舉止文雅,談吐輕聲細語。 李太太告訴我,他們全家都是普通職員,李姑娘是家中獨女,全家的寶貝。他們從中共對法輪功的打壓宣傳中得知了法輪功。「我們不相信當局的宣傳,但我們也沒有走進法輪功。」李太太說。 「你女兒非常漂亮,從小愛跳舞吧?」我問道。 「真的很漂亮,爸爸的掌上明珠。」 李太太一讚美女兒就說個沒完,「她很聰明,很懂事,也很獨立,性格像個男孩,從小不愛打扮,卻愛好運動,人人喜歡她。」 李太太補充道:「讀書時,學校老師說我女兒天生就是跳舞的料,常常拖她去客串舞蹈演出。」… Read More

5 hours ago

邂逅海洋精靈 維州六個絕佳觀鯨地推薦

海洋之巔,鯨浪涌動!即便是冬季也是前往海灘的完美時機,因為現在是維州的觀鯨季! Read More

5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