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头条澳洲教育

12岁才上学,19岁不会说英语,她却成了澳洲华人的榜样…

说是逆袭,不过是无数拼搏的心血

在悉尼一间并不起眼的榜样实验室里,一位著名的华人女科学家Angelina Lay博士正在聚精会神地从事研究工作。

她的研究重点是一种被称为肝纤维化的慢性疾病。这种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检测和治疗,时间长了可能会变成肝硬化乃至肝癌,最终夺走病人的生命……

无论是在澳洲、中国还是其他国家,每年得肝硬化、肝癌的人数都在逐年增加。而Lay博士的研究工作就是了解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找到早期检测和治疗的新方法,阻止它进一步恶化为癌症,让全世界无数饱受肝病困扰的患者摆脱痛苦。

Lay博士正在通过自己的知识为成百数千万人带去希望,可谁又能想到,生于乱世的她12岁才开始上学,曾两次就读于老师用她根本不懂的语言授课的学校,能顺利毕业对她来说就已经是个奇迹……

艰难求学路

上世纪70年代,Lay博士出生在东南亚国家东帝汶一个普通的家庭。几年之后,还没来得及享受幸福童年的她就赶上印尼军队入侵东帝汶,而后宣布这个前殖民地成为印尼的一个省。

在战火纷飞的乱世之中,东帝汶所有的学校都暂时关闭了。尽管后来有些学校重开了,但是外面兵荒马乱,父母出于安全考虑,禁止让女儿离家,所以,已经到了入学年龄的Lay博士迟迟没有上学。

在战争岁月中,Lay博士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她每天只能跟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玩儿。没有离开过家,不知道学校什么样,更不知道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是什么感觉。唯一知道的是,在那样的日子里,能活着已经很幸运了……

Lay博士第一次走进校门时,已经12岁了,比大多数同学都大好几岁。尽管如此,她依然觉得无比兴奋和激动,终于能坐在教室里和别人一起读书识字了!

可是很快,这种兴奋和激动就化为了沮丧和失落,因为她发现,老师说的话,她根本听不懂……

在Lay博士的家中,大家使用的语言都是中国的一种方言——客家话,她虽然也会说东帝汶语,但是在印尼占领期间,学校里只允许使用印尼语。

本来就比别人落后好几年,现在还要重新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个中艰难,可想而知,不过,凭着对于知识的无限渴求,Lay博士硬是克服了所有的障碍,一点一点掌握了印尼语。

更艰难的新开始

又过了些年,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东帝汶的局势进一步恶化,Lay博士一家逃到了悉尼。

在悉尼,她又进入了一所全新的学校——一所用英语教学的学校。那一年,她已经19岁,这之前,只突击学过6个月的英文。

有一次,学校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研究一本英文小说,然后写一篇论文。为了完成这项作业,Lay博士一边翻着词典,一边看小说,在不认识的英文单词上面写上对应的印尼语。

等看完的时候,小说里几乎每一个英文单词上都写着印尼语的翻译,每一页都是密密麻麻的标注。

Lay博士说:“我不知道该如何去理解一整本我看不懂的书,那是我过得最艰难的一年。”

除了语言上的障碍之外,Lay博士在社交上也面临着巨大的壁垒——班上的同学都比她小两、三岁,而且已经各自形成了坚固的友谊小团体,她很难打入。

所以那个时候,她语言不通、也没有什么朋友,心灵上承受着难以言说的压力和孤独……

可尽管如此,Lay博士依然觉得,比起很多还在家乡的战火纷飞中艰难度日的人来说,她已经非常幸运了,所以她必须抓住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加倍努力的学习!

她的努力最终有了收获,高中毕业之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尖端科学专业(advanced science),之后她还多读了一年的荣誉学位,专注于科学研究。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Lay博士决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一名医学科学家!

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Lay博士又继续刻苦钻研,一直读到了博士学位,不仅开展了对于癌症治疗的研究,而且还在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Natur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Lay博士说:“我是我们家里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一直到十几年之后,我爸还总是提起这件事。”

由于Lay博士的出色成就,之后,世界各地的实验室都向她敞开了大门。

但是,在美国从事了8年博士后的工作、发表了更多专业论文之后,Lay博士最后还是选择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到了悉尼,到Centenary Institute专注于肝脏疾病的研究。

另一个巨大的挑战

尽管那时候的Lay博士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她发现,在医学研究这个男性为主导的领域,女性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歧视,所以这份工作对她来说并不容易。

但是,Lay博士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她说,她最大的动力就是,有一天她能了解疾病,了解它是如何产生的,了解如何阻止甚至逆转它的恶化,让人类摆脱它的折磨。

她常常对自己的女儿说,从事科学研究非常有趣,它可以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她还希望女儿将来也能成为一名科学家。

Lay博士的经历或许和很多老一代的华人移民很相似:起点低,语言不熟,来到澳洲,虽然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语言,但是从不轻言放弃,脚踏实地,自强不息,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拥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然后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造福自己、造福他人、造福全社会……

最后,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一切安好,梦想成真!

来源:墨尔本微生活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8年2月20日 12:08

Recent Posts

悉尼两所顶级私校曝出丑闻,2名学生被开除

澳媒报道称,悉尼两所精英私校卷入校园秋令营“毒品丑闻”,已有2名学生被开除! Read More

41 mins ago

澳人周薪中位数增至1300澳元

澳洲统计局最新年度收入调查显示,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澳洲人的周薪(税前)中位数为1300澳元,比前一年高出52澳元。 Read More

1 hour ago

澳首次承认,接种牛津疫苗存致命副作用,已致多人死亡

阿斯利康公司首次公开承认:疫苗存致命副作用,已致多人死亡,面临家属天价求偿 Read More

14 hours ago

中国留美学生因威胁民主人士而被判入狱

中国音乐学生吴啸雷因骚扰另一名在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张贴支持中国民主传单的学生,并威胁要向中国方面举报其活动而被判处九个月监禁,监督3年,之后被驱逐出境。 4月24日,检察官要求波士顿地区法官丹尼斯•卡斯珀判处 26 岁的吴啸雷时表示,吴的骚扰活动虽然“令人震惊”,但时间很短——只有两天——而且吴没有犯罪记录,故宣布判处其较短的9个月刑期,不过,吴啸雷服刑期满后将被监督释放3年,之后被驱逐出境,不得返回美国,除非得到国土安全部特别批准。 这位女法官表示,判处监禁是必要的,以阻止其他来美国学习的中国公民,并确保让他们知道:“任何人都不能从事犯罪行为,特别是压制言论自由的行为”。 路透评论说:美国和西方当局一直在反击中国政府压制海外批评者的努力,但人权组织抱怨:国际大学校园中的学术自由受到威胁,中国学生受到监控。 26岁的吴啸雷是伯克利音乐学院学生,于2022年12月14日被FBI逮捕。今年1月25日,陪审团裁决吴啸雷“网络跟踪”和“跨州传播威胁信息”两项罪名成立。 检察官称:吴啸雷发起了一项骚扰伯克利大学毕业生佐伊Zoey的活动。中国留学生Zoey于2022年10月在学校附近张贴传单,上写“与中国人民在一起”“我们要自由”“我们要民主”等。吴啸雷随后多次在网络上威胁这位同学。 他在伯克利音乐学院中国学生和校友的微信群组上发了一条信息,要求Zoey撕下传单,并称他已向中共公安机构举报她。2022年10月22日,吴啸雷在一个微信群中威胁要砍掉Zoey的双手。 当时群内有成员附和,但也有人呼吁私下解决。Zoey表示,这些言论让她感到极度害怕,也为她远在中国的家人感到担忧,她两天都难以入眠。 随后,Zoey看到吴啸雷给她发的邮件,提到要向中共公安举报她,还公开了她的校内邮箱和居住地址。Zoey认为吴想继续骚扰她,还鼓励其他人加入。她于是向学校报告,要求采取行动。 校方随后发出禁止联系的指令,要求双方在学校调查期间不得联系彼此。后来校方对吴啸雷实施停学一年的处分。 Zoey在法庭上作证时表示,她因为吴的威胁而感到极度恐惧,搬离了原住址。 在量刑听证会上,检察官表示,吴啸雷的情节严重,他将中共政府的专制本质武器化,并用来来骚扰和威胁受害人。中共当局多次上门骚扰Zoey在中国的父亲,正如Zoey担心的那样。 在检方看来,尽管吴啸雷的具体行动可能不是在中共当局的指导下采取的,但“他仍然将自己列为中国(中共)审查和镇压网络的一部分”,该网络深入美国、以及深入在美华人与大陆家人的关系网之间。… Read More

16 hours ago

惊人!新州中小学生不合理旷课逾85万天

去年,新州由于家长在学校假期外预订旅行或未经批准允许孩子外出等不合理原因旷课的总时长超过85万天。 据《悉尼晨锋报》报导,新州教育局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的前两个学期,被标注为无效的学生旷课天数增加了10%,其中可能包括因非学校运动、不想上课或旅行而离开课堂的时间。 各校长正在严厉打击学校正常假期之外的旅行,并警告说,在假期前的学期最后一周,由于家庭预订长时间旅行和海外探亲,出勤率正在急剧下降。 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州公立学校的出勤率在Covid疫情期间骤降后已部分恢复,但所有学校的出勤率仍比疫情前的水平低 10%。 去年第一和第二学期的学生缺课总天数为 906 万天,少于 2022 年的 1110 万天,其中一半以上的缺课是因误事或生病等经批准的假期。 有 290 万天的缺勤家长没有解释,852303… Read More

16 hours ago

【家长必看】探究和显性两派又起争论!你家孩子该采取哪种学习方法?

勤奋重要,但学习方法更重要,如果方法不得当,即使每天熬夜也无法考出好成绩。这点我们许多孩子、家长、老师都知道。 不过,学习方法分应试和长远两种,掌握应试技巧能帮助学生在HSC(高考)及精英学校、英才班(OC)考试中攀蟾折桂,但在考试过后未必有用。长远模式则是培养孩子自由和主动思考的能力,像科学家或文史研究员一样自己钻研,可能会浪费掉很多时间,却能提高孩子的主动性,防止思维僵化。 到底哪种方法更好呢?长期以来一直是个难题。最近澳洲又掀起一场关于教学和学习方法的争论。 今年3月,澳洲许多公立学校的教师被告知需要接受一些培训。在秋季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他们受邀参加专业学习课程,内容包括显性教学。 对于资深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意味着重温他们在师范学院学习了几十年的知识。而对于年轻的教师来说,显性教学,即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循序渐进的指导,代表工业时代的学校教育模式,他们的大学讲师教导他们要害怕这种模式。 显性教学通常是在课程开始时告诉学生完成某项技能或任务所需的步骤,然后再让他们练习。 相比之下,探究式学习指让学生面对问题,要求他们自己尝试找出答案,类似于科学家的做法。   澳洲学生 (图:看传媒) 有学者认为,探究式学习能培养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深刻的思考。显性教学的拥护者则认为,探究式学习效果不佳,浪费时间,还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困惑。 过去二十年来,新州的学校纷纷采用探究式学习,但教育界呼吁使用显性教学方式的人越来越多。   新州教育局支持显性教学 据《时代报》报导,在研究学习科学的学者支持下,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组织(Australian… Read More

16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