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澳洲教育

公校、私校、精英学校差别究竟有多大?澳洲亲生三姐妹现身说法!

来自同一家庭的姊妹,各自接受了三种不一样的教育。这些不同的学校教育模式究竟对她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

究竟是先天条件更重要,还是后天的人为因素更重要?多年以来,这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具体到孩子的培养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不同教育道路和模式,是否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成攻与否呢?

目前,有些家长倾向于公立学校,认为公校不仅便宜,而且有政府资助和管理,值得信赖。而同时又有很多家长想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他们觉着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是物有所值的。这里的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孩子在这里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但研究也发现孩子的智力条件和家长的参与度才是最为重要的。那么究竟不同类型的学校,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大吗?家长们需要为所有的孩子选择一样的学校吗,还是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学校呢?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三个来自同一家庭的姊妹,不同的教育模式究竟对她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

Candice, Emily 和 Cerise Canon 三姐妹各自接受了不一样教育模式。

 

 上私校的 Candice Canon

Candice Canon 今年29岁。她曾拿到一所私立学校的奖学金并从这所学校顺利毕业。现在的她是一名注册护士。

以下是Candice的自述:

“Cerise 和我是双胞胎姐妹,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母亲就鼓励我们培养各自的兴趣爱好。上小学的时候,母亲一直坚持让我们在不同的班级学习,一是为了不让老师把我们放在一起比较,二是避免老师用一刀切的方法教育我们。到了上中学的时候,母亲又坚持让我们上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学校,认为这样对我们才最有利。

我们是单亲家庭,家里总共五个女儿。虽然母亲没有能力把我们全部送到私立学校读书,但她还是尽最大努力培养我们。她鼓励我们参加私立学校的奖学金考试,就这样我顺利拿到一所文法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从公立小学到私立中学,我感觉到了很大的差异,显然私立学校的的设备和场地都要远超我之前的公立小学。我也很快意识到私立学校的优势远不止这些。

在大家的认知里,公立学校的很多活动都是自愿参加的,比如野营、远足和课外活动。但进入私立中学后,我发现这些活动每个人都必须参加。

在私立学校,处处都存在着竞争。作为奖学金获得者,我感受到了别人对我的期待,我只有表现出色,才能赢得尊重和赞赏。

我所在的私立学校,在衣着、发型和配饰方面,比我姐妹的学校保守的多。我记得当时学校现场检查的时候,一个化了妆的女孩被要求把妆卸掉。似乎所有的私立学校都有这样相似的行为标准。

其实,我在学校过的也还不错,毕竟有很多我喜欢的项目,比如越野跑步比赛、学校辩论赛、公开演讲比赛、戏剧表演和音乐会表演等。

后来我表现越来越出色,还成为了音乐方面的领头人物,但我深知 Cerise 和 Emily 走的路比我的好。她们每天都去市中心上学,遇到的人形形色色,来自不同的种族和社会经济背景。比起她们,我的世界又小又封闭。

中学毕业后,我入读了迪肯大学的文科专业。但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想成为护士。

当时我感到焦虑又迷茫,不知道未来要干什么,我很多私校的朋友也有这样的感受。于是我出国了一段时间后,后来23岁的我又决定回国继续读书,这次我读了护理专业。毕业后至今一直在从事自己喜欢的护理工作。

我不确定我所接受的教育对我的人生是否有影响,但它除了让我到达最终目的前走了一些弯路以外,似乎也没有其它的影响。我一直坚定地认为一个人上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你做了什么。”

 

上公立精英女校的 Emily Canon

Emily Canon 今年28岁,毕业于一所公立精英女校,现在是 IT 行业一名项目执行经理。

Emily 的成长经历自述: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的目标就是‘力争上游’,所以我一直很想进入公立精英中学。遗憾的是,我所中意的精英中学只接收9年级及以上的学生,所以中学的头两年我只能和 Candice 上同一所私立文法学校,我当时还获得了该私校的部分奖学金。我只能等到8年级才能参加精英中学的入学考试。

我知道有些人在私校环境中能茁壮成长,但我不是。那里很强调学校文化和社会阶层,以至于你经常害怕,甚至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我非常想逃离这种环境,所以当我收到 Mac.Robertson Girls’ High School(墨尔本著名的精英女校)录取通知书时,我欣喜若狂。

从私校转入精英女校,适应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我是从乡下的一个小学校出来的,在那里我是聪明的学生。来到城里的大学校,每个学生都很聪明或者更聪明。我很高兴终于来到了这样的环境,在这里我因参与课堂讨论而被鼓励,因努力学习而被奖励。这让我带着自信过渡到了10年级。我当时意识到自己是大地方的小人物了。

在精英中学读书的好处有很多,我也从中获益良多。因为这种学校里的学生来自各地,有背景的家庭是很少的,因而这种学校里基本没有各种无关紧要的八卦,而在其他学校文化中,八卦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精英中学里的老师全身心投入,不断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以获得成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重视学习,所以我们就互相激励彼此争取变得更优秀。遗憾的是,这也是精英中学的主要缺点。虽然我们有很棒的体育和戏剧表演设施,但是取得好成绩似乎是最重要的。

这两种学校之间有什么大的差别吗?我认为公立精英学校和私校都有类似的标准和行为准则。然而,在 MacRob, 我认为隐含的学校文化就是学生对学业上的强烈期待。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种期望是自我驱动的。

校服则是另一回事。从9年级到11年级,校服都是差不多的,一件西装外套,一条连衣裙或衬衫,一条领带。但是在 MacRob 的12年级,校服不再强制要求了。这个改变对于我来说真是太好了。从此,舒适的运动套装成为我每天上学的主要穿着。

在工作之前,我曾在墨尔本大学学习媒体和传播学。我和姐妹们接受的学校教育不同,但我相信我们姐妹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学校教育。我真心希望我读中学时学校能更重视技术这一块,因为当时技术相关的科目都是选修课。但是不管怎样,精英中学的教育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上普通公校的 Cerise Canon

Cerise Canon, 29岁,中学期间全日制学习芭蕾舞,同时通过函授教学完成了中学课程。她目前在传媒行业工作。

Cerise 的自述:

“四岁的时候,我就决定将来要成为一名芭蕾舞者。非常感谢妈妈,她从一开始就很支持我。起初人们都认为这只是我的一个爱好,但当我觉得芭蕾是我所爱而我想全身心投入的时候,我头脑里冒出个念头-或许我可以全日制的学习芭蕾,而不是去传统的中学学习。令我惊讶的是,我妈妈居然同意了,但前提是我要通过函授教学完成中学课程。

和 Candice 和 Emily 一样,我中学的头两年是在同一所私立文法学校度过,直到我可以申请芭蕾舞学校。

我认为芭蕾舞学校是一个很快乐的地方。我可以在那里上课、学习芭蕾。学校提供了大量的学术、体育和音乐剧课程,所以我可以涉猎我所有感兴趣的科目,这真的很棒!但是,学校也有欺凌文化,而这种文化并没有得到特别好的处理。

8年级末的时候,我试镜并成功获得了在 Ballet Theatre Australia 全职学习芭蕾舞的机会。从那以后,学习芭蕾或多或少地占据了我的生活。当时我周一至周六早上9:30到下午4:30学习古典芭蕾舞,然后回家完成函授学校 Distance Education Centre Victoria 为我安排的学业。

我知道我必须按答应妈妈的那样完成中学课程。但是,当时我的注意力全都在芭蕾上了,完全没在传统的学习上。函授学校的大部分作业都是网上安排的,这显然给了像我这样的学生极大的灵活性。但是,即使老师在电话的那一头一直鼓励我,妈妈也总是在督促我,我就是提不起劲来。

我想我的性格类型更适合传统学校的教条模式。也就是说,我喜欢听姐妹们谈论各自的学校经历,并反思我自己的经历,这让我意识到我们都各得其所。

跳芭蕾时我很享受,但是17岁那年,在墨尔本时装周帮一位朋友做志愿者后,我退出了。我之前在芭蕾舞和函授教育结合的封闭模式里呆了太久,所以当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时,我大开眼界,并渴望融入其中。

我现在从事传媒行业,在美容业担任社交媒体专员,这是我喜欢的工作。在芭蕾舞学校接受远程教育对于我来说绝对是正确的决定,因为那样的模式使我得以追求我所喜爱的,这又是其他学校无法满足我的。这是我永远不会收回的人生经历。”

结语

从 Candice 三姐妹的学习成长经历来看,普通公立教育,精英教育以及私立教育都各有所长,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地制宜,根据孩子的性格等特征来选择学校才是最明智的。

因此,家长们在择校时不必太过于计较排名,太迷恋于公校或者私校,毕竟即使在同一所学校里孩子们的表现也不尽相同。结合孩子的自身能力来选择学校,或许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也最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快乐!

 

来源:发现澳洲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8年6月13日 11:57

Recent Posts

澳洲医疗迎来重磅福利超过七分之一女性将受益本周生效!

澳洲医疗福利迎来重大改变,对乳腺癌患者来说是个好消息! Read More

28 mins ago

【母亲节特辑】12对母子的感人故事(中)

文/清箫   (接上期)母亲节将至,笔者精选中国历史上12对母子间的感人故事。这些孝子中有帝王将相,亦有平民百姓;有日夜陪伴的点点滴滴,亦有天人永隔的真情流露。   闵损单衣顺母 闵损是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孝闻名青史,被尊称为闵子。《二十四孝》记载了他“单衣顺母”的感人故事,和舜的故事相似,二人皆能忍常人难忍之事。 闵损早年生母去世,父亲娶了一位后妈,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偏心,待两个弟弟很好,冬天给他们穿棉衣御寒,却故意虐待闵损,只给他穿芦花做成的衣服,美其名曰“棉衣”。闵损每逢天寒时就会受冻,但从不向父母抱怨。 一日,父亲叫闵损驾马车,闵损因为衣服太薄,身体感到不适乏力,难以驭车。父亲不知缘故,不分青红皂白地骂他一顿:“你这孩子太没出息!已经穿这么厚还觉得冷。再看你弟弟,衣服比你薄,也不像你冷成这个样子!”并挥起鞭子抽打闵损。 闵损的衣服被抽破后,父亲惊讶地发现里面掉出来的不是棉花,而是芦花。再一摸弟弟的衣服,是厚实的真棉衣。父亲此时恍然大悟,原来继母给大儿子穿假棉衣。   (图:Adobe Stock) 父亲一怒之下要休妻,闵损却以德报怨,跪下求父亲原谅继母,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意思是“如果留下继母,只有我自己受冻;如果赶走继母,两个弟弟和我都要承受失去母亲的孤单。”因此父亲不再驱逐继母。 继母听到闵损的求情后羞愧动容,从此改过自新。… Read More

5 hours ago

布市拟重修十字路口 方便行人与自行车穿行

布里斯班中央商务区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正在重新设计中,以改善通往新跨河铁路站的交通,并使行人和自行车骑手更容易在车流中穿行。 一项旨在更好地支持火车站和公交车站以及该地区其他主要开发计划的提案显示,横贯大陆酒店(Transcontinental Hotel)对面的乔治街(George St)和罗马街(Roma Street)交叉口将在四个月的时间内接受改造。 罗马街和乔治街之间的一处公园——以其巨大的红色袋鼠雕塑而闻名——将为通往前转运中心的新交叉路口提供下车点。 位于罗马街和乔治街之间、法院旁边的赫歇尔街(Herschel Street)有一段 100 米长的道路将永久禁止汽车通行,之后将重新布置花园和一条 4.5 米长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Geoffrey Ricardo创作的徽章雕塑将移至公园新位置。根据这些改动,行人和骑自行车者将绕过袋鼠雕塑,到达公园的顶端,那里将新建一条7米宽的人行横道,提供通往公共交通枢纽和其他地方的通道。 沿罗马街将修建新公交车站,并在梅格斯顿街(Makerston… Read More

5 hours ago

雅拉市垃圾税或飙升约30% 饱受争议

雅拉市(City of Yarra)备受争议的垃圾税仅在第二年就将飙升约 30%,加剧了对绿党领导的雅拉市议会试图规避政府规定的税率上限的担忧。 《先驱太阳报》披露了雅拉市议会单独征收垃圾税的计划,目前居民每年在普通税费之外还要缴纳高达 115 澳元的垃圾税。 但2024-2025 年度预算草案显示,垃圾处理费平均增长 30% ,居民对未来数年垃圾处理费暴涨的担忧变成现实。 据《先驱太阳报》报导,独立议员Stephen Jolly说,当他发现议会计划将垃圾处理费提高近三分之一时,他感到非常震惊。 他说:“我个人认为他们今年不会如此疯狂,因为 10… Read More

5 hours ago

维州护士吁加薪 拟关闭病床并取消手术

维州护士将关闭多达四分之一的公立医院病床,并取消计划中的手术,除非政府在两周内提供更好的薪酬协议。 据《先驱太阳报》报导,澳大利亚护理与助产联合会维州分会成员拒绝了政府提出的加薪 3% 的提议,于周二(4月30日)举行了一次历史性投票,赞成采取“最后手段”保护行动。 工会周二呼吁采取措施扭转劳动力日益临时化的趋势,并希望通过更好的惩奖措施留住长期员工。 周二的投票结果意味着护士和助产士可以采取超过 25 项行动,譬如穿工会 T 恤上班、停止计划中的手术和关闭病房床位。 第二阶段措施(包括病床和手术室限制)将于 5 月 17 日早上… Read More

5 hours ago

猴痘新疫情爆发 卫生官促维州人提高警惕

在新一轮猴痘疫情爆发之际,维州政府呼吁出现猴痘症状的人尽快接受检测。 维州首席卫生官Clare Looker表示,这些病例都是在当地感染的,与回国的海外旅行者无关。 猴痘的症状可在接触后 21 天内出现,包括疼痛水疱性皮疹、流感样症状和腹泻。 Looker博士说:“虽然目前的疫情主要影响的是男男性行为者,但任何与天花患者有过密切且通常长时间亲密接触的人都有可能感染天花。” 她呼吁符合条件者到全科医生诊所或性健康诊所免费接种疫苗,需接种两剂才能获得最佳保护。 全球首次爆发猴痘疫情的时间为 2022 年。 随着公众对疫苗接种计划认识的提升,维州在2023年录得8例感染病例,远少于前一年的70例。 今年该州已发现5例病例。     Read More

5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