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中国式消费的百年变革 从民国走进二十一世纪——《购物凶猛》

而这也正是我特别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我想,也只有当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思考方式,才能得以在各种各样的学说与思潮中保持自己的思想,把握命运的方向,不受任何思想的改造,不被任何主义裹挟。

“2018年的双十一,天猫以2135亿的成交额稳坐各大电商平台之首,而当天全国电商交易总额超过3000亿,较2017年又增长了27%。一方面是下行的经济局势,一方面却是高涨的消费热情。当各传统的引进的生造的节日全部变为买买买的时候,你可曾想过,自己身处其中的消费社会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财经作家孙骁骥的《购物凶猛:20世纪中国消费史》为我们重现了一个世纪里消费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

全书始于1900年义和团暴力排外和八国联军武力干涉,这是重农抑商自然经济的传统社会行将崩溃之时。经过四百多页的篇幅,到了全书的收尾处,百年后的中国已在消费的狂澜中载沉载浮。百年间,国人时而抵制消费,时而追逐消费,凡此种种,都在孙骁骥灵动的笔触间得以重现。尽管孙骁骥对消费至上的潮流抱持的是批判的态度,他仍然将行文克制在史的梳理之中,是非优劣留给读者自行判断。”

(接607期)

告别民国时代,中国走入了一个新的世纪。而随着1978年开放政策的实行,一度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的商品消费和市场经济,在数十年后重回民间。松下电器、可口可乐、肯德基……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巨变,消费主义重新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时代的转型与变革,悄然发生在每一个人的消费清单里。

拿现在随处可见的可口可乐举例,它一度成为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一个代表物品,是一种“资产阶级的饮料”,在中国,人们只饮用珠江、北冰洋、青岛等带着“社会主义特色”的国产汽水品牌。

1979年,中美双方发布《联合公报》,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时隔三十年,可口可乐再次回到了中国市场。人们一方面对于这种“资产阶级”饮料保持着戒备之心,一方面又难以抵挡这瓶小小的黑色饮料略带刺激性的甜味和其中升腾的气泡。消费的欲望,在中国人的心中又悄悄发芽了。

而到了今天,中国人的购物愿望更加强烈。消费不仅仅是普通中国人实现“幸福”的途径,更成为人们定义自我身份的方法——消费带来了一种虚拟的符号,而这种符号对于当今社会中产阶层来说,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的东西。在消费的过程里,每个人都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身份确认、阶级认可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有人管它叫“自由”,而在所有关于“自由”的选项中,购物与消费的自由是最容易获得的一项。

和当年人们对西方商品的不安和谨慎不同,当今的中国人对世界商品有着更大的包容,而这种包容有时候更会转变成盲目的追求。随着各种大型购物中心、商业步行街等在中国拔地而起,LV、GUCCI、爱马仕等知名品牌走入中国市场。

“满大街的时髦女性仿佛事先约好了似的都穿戴着有名牌标识的包包、服饰、鞋子。陪伴在她们身旁的男士,则总是有意无意地显露出腰间那土豪金‘H’字样的皮带。”

但与此同时,消费主义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好像仍然隐藏于层层迷雾之后。

使用校园贷款的大学生数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的多,为了追求最新款的手机、限量版的化妆品等那些自己根本负担不起的名牌商品,数不尽的学生开始使用这种类似于“高利贷”一般的产品。一开始只是借了几千块,经过几个月的利滚利,借款马上就变成了上万块,更有学生的借款达到了上百万。

到底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时代将会将我们的生活带往何处?在隐忍了这么多年之后,中国人的消费是否已经开始变得盲目?在经济学的公式以外,作为消费者,文化背景极富特色的中国人在商品消费行为中做出选择的具体诱因是什么?这些行为是否与其他国家相比是如出一辙,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了某种“自身特色”?当建成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消费社会时人们还有其他奋斗目标吗?

“当邓小平在1978年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时,该杂志用了“一个崭新中国的憧憬”的标题向这位中国领导人致敬。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国家的GDP将会在十年之内增加两倍,但人们的确有理由为这个国家即将发生的一切怀有崭新的憧憬。

这里想要着重指出的是,这种“崭新”却并不彻底的社会变革和旧制度解体的过程恰恰孕育了这以后数十年中国社会独特的总体形态。一方面,这里将成为一个松散的、极度自我化的、难以形成有效共识的个体社会。

另一方面,人们在某些方面表现出“高度一致”的行为与思维模式又会时时提醒着每个人,这里的主流意识形态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其实都未曾发生本质变化,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没有如历史尘烟般消散;相反,某种意义上,这种影响甚至变得比过去更强烈。

总之,中国社会的革命理想已宣告解体,这种解体为人们留下了一个时而极度分裂、时而又统一得可怕的异质混合的社会——从人们日后的购物消费单上,我们能清晰地发现这一点。”

在后记中,作者说“我试图说明我们现在大致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之下,这种社会形态是由什么演变而来,支撑它的基础又是什么,它可能会对人施加何种影响,又将把我们带往何处去”。

这部100年的中国消费史无比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当下的消费主义狂潮是如何在历史和政治的双重裹挟之下酝酿的。政治运行和民众治理的需要、媒体对于受众想象良好生活的推波助澜、特定历史阶段物质极度匮乏后的心理反弹、特殊社会形态的畸形产物、道德和信仰真空之后的饥不择食……社会和个人的种种因素,都成为今天疯狂消费的注脚。

而这也正是我特别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我想,也只有当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思考方式,才能得以在各种各样的学说与思潮中保持自己的思想,把握命运的方向,不受任何思想的改造,不被任何主义裹挟。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9年7月8日 07:06

Recent Posts

中国留美学生因威胁民主人士而被判入狱

中国音乐学生吴啸雷因骚扰另一名在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张贴支持中国民主传单的学生,并威胁要向中国方面举报其活动而被判处九个月监禁,监督3年,之后被驱逐出境。 4月24日,检察官要求波士顿地区法官丹尼斯•卡斯珀判处 26 岁的吴啸雷时表示,吴的骚扰活动虽然“令人震惊”,但时间很短——只有两天——而且吴没有犯罪记录,故宣布判处其较短的9个月刑期,不过,吴啸雷服刑期满后将被监督释放3年,之后被驱逐出境,不得返回美国,除非得到国土安全部特别批准。 这位女法官表示,判处监禁是必要的,以阻止其他来美国学习的中国公民,并确保让他们知道:“任何人都不能从事犯罪行为,特别是压制言论自由的行为”。 路透评论说:美国和西方当局一直在反击中国政府压制海外批评者的努力,但人权组织抱怨:国际大学校园中的学术自由受到威胁,中国学生受到监控。 26岁的吴啸雷是伯克利音乐学院学生,于2022年12月14日被FBI逮捕。今年1月25日,陪审团裁决吴啸雷“网络跟踪”和“跨州传播威胁信息”两项罪名成立。 检察官称:吴啸雷发起了一项骚扰伯克利大学毕业生佐伊Zoey的活动。中国留学生Zoey于2022年10月在学校附近张贴传单,上写“与中国人民在一起”“我们要自由”“我们要民主”等。吴啸雷随后多次在网络上威胁这位同学。 他在伯克利音乐学院中国学生和校友的微信群组上发了一条信息,要求Zoey撕下传单,并称他已向中共公安机构举报她。2022年10月22日,吴啸雷在一个微信群中威胁要砍掉Zoey的双手。 当时群内有成员附和,但也有人呼吁私下解决。Zoey表示,这些言论让她感到极度害怕,也为她远在中国的家人感到担忧,她两天都难以入眠。 随后,Zoey看到吴啸雷给她发的邮件,提到要向中共公安举报她,还公开了她的校内邮箱和居住地址。Zoey认为吴想继续骚扰她,还鼓励其他人加入。她于是向学校报告,要求采取行动。 校方随后发出禁止联系的指令,要求双方在学校调查期间不得联系彼此。后来校方对吴啸雷实施停学一年的处分。 Zoey在法庭上作证时表示,她因为吴的威胁而感到极度恐惧,搬离了原住址。 在量刑听证会上,检察官表示,吴啸雷的情节严重,他将中共政府的专制本质武器化,并用来来骚扰和威胁受害人。中共当局多次上门骚扰Zoey在中国的父亲,正如Zoey担心的那样。 在检方看来,尽管吴啸雷的具体行动可能不是在中共当局的指导下采取的,但“他仍然将自己列为中国(中共)审查和镇压网络的一部分”,该网络深入美国、以及深入在美华人与大陆家人的关系网之间。… Read More

46 mins ago

惊人!新州中小学生不合理旷课逾85万天

去年,新州由于家长在学校假期外预订旅行或未经批准允许孩子外出等不合理原因旷课的总时长超过85万天。 据《悉尼晨锋报》报导,新州教育局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的前两个学期,被标注为无效的学生旷课天数增加了10%,其中可能包括因非学校运动、不想上课或旅行而离开课堂的时间。 各校长正在严厉打击学校正常假期之外的旅行,并警告说,在假期前的学期最后一周,由于家庭预订长时间旅行和海外探亲,出勤率正在急剧下降。 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州公立学校的出勤率在Covid疫情期间骤降后已部分恢复,但所有学校的出勤率仍比疫情前的水平低 10%。 去年第一和第二学期的学生缺课总天数为 906 万天,少于 2022 年的 1110 万天,其中一半以上的缺课是因误事或生病等经批准的假期。 有 290 万天的缺勤家长没有解释,852303… Read More

48 mins ago

【家长必看】探究和显性两派又起争论!你家孩子该采取哪种学习方法?

勤奋重要,但学习方法更重要,如果方法不得当,即使每天熬夜也无法考出好成绩。这点我们许多孩子、家长、老师都知道。 不过,学习方法分应试和长远两种,掌握应试技巧能帮助学生在HSC(高考)及精英学校、英才班(OC)考试中攀蟾折桂,但在考试过后未必有用。长远模式则是培养孩子自由和主动思考的能力,像科学家或文史研究员一样自己钻研,可能会浪费掉很多时间,却能提高孩子的主动性,防止思维僵化。 到底哪种方法更好呢?长期以来一直是个难题。最近澳洲又掀起一场关于教学和学习方法的争论。 今年3月,澳洲许多公立学校的教师被告知需要接受一些培训。在秋季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他们受邀参加专业学习课程,内容包括显性教学。 对于资深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意味着重温他们在师范学院学习了几十年的知识。而对于年轻的教师来说,显性教学,即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循序渐进的指导,代表工业时代的学校教育模式,他们的大学讲师教导他们要害怕这种模式。 显性教学通常是在课程开始时告诉学生完成某项技能或任务所需的步骤,然后再让他们练习。 相比之下,探究式学习指让学生面对问题,要求他们自己尝试找出答案,类似于科学家的做法。   澳洲学生 (图:看传媒) 有学者认为,探究式学习能培养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深刻的思考。显性教学的拥护者则认为,探究式学习效果不佳,浪费时间,还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困惑。 过去二十年来,新州的学校纷纷采用探究式学习,但教育界呼吁使用显性教学方式的人越来越多。   新州教育局支持显性教学 据《时代报》报导,在研究学习科学的学者支持下,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组织(Australian… Read More

48 mins ago

新州部分区周末暴雨 气温急降

本周末,新州部分地区将出现高达 100 毫米的降雨,气温也将急剧下降。 据《每日电讯报》报导,气象局(Bureau of Meteorology)表示,整个周末降雨都可能持续,周六悉尼最高气温将达到 21 摄氏度,周日为 20 摄氏度。 专家称,周末悉尼可能会出现山洪。 高级气象学家Dean Narramore说,新州中北部、猎人区(Hunter)和悉尼偏远地区五天的降雨总量可能在 50 毫米至… Read More

49 mins ago

“没有借口!”专家呼吁全国学校禁用手机

儿童专家近期呼吁在全澳范围全面禁止在学校使用手机,警告说,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基本技能(如长时间阅读、批判性思维和识别面部情绪)都很难掌握。 这种令人担忧的趋势很早就开始了,一岁的孩子因为过长接触电子屏幕而在指点、说话和对人类感兴趣等基本技能方面举步维艰。 新州、维州、西澳、塔斯马尼亚、昆士兰和南澳已在所有州立学校全面禁止使用手机,但专家呼吁在全国范围全面禁止使用手机,包括独立学校。 据《每日电讯报》报导,儿童青少年发展与心理学研究员Rachael Sharman博士说,学校绝对没有任何理由允许使用手机。 “社交媒体及其邪恶的孪生兄弟游戏都是为了快速获得奖励而设置的,多巴胺会冲击大脑。”她说,“你还可以将其扩展到网上约会。” “那种坐上几个小时阅读一条短信并仔细琢磨的能力,正在被智能手机上的速成功能侵蚀。”Sharman博士说。 在澳大利亚的一项重要研究中,50% 以上的受访儿童表示,社交媒体导致他们浪费时间。 近 30% 的受访儿童表示,社交媒体导致他们睡眠不足。 在 ReachOut Australia… Read More

50 mins ago

悉尼儿童医院获1050万澳元捐款

一笔 1050 万澳元的捐款将帮助悉尼儿童医院(Sydney Children’s Hospital)重振儿童癌症护理工作。 在5月1日举行的悉尼儿童医院基金会黄金晚宴上,癌症儿童基金会(Kids With Cancer Foundation)捐赠了这笔款项,将用于在韦斯特米德儿童医院(The Children's Hospital at Westmead)建立一个新儿童癌症中心(Cancer Centre for… Read More

51 mins ago